
【疫情下數位品牌經營】用 YouTube 經營個人品牌!讓小店疫情下仍屹立不搖

疫情期間創作內容趨勢
去年 YouTube 就觀察到觀看線上影音的幾項行為改變,在疫情下逐漸發展成為新常態,包含觀眾「透過 YouTube 滿足學習需求」、並尋求「社群陪伴與歸屬感」的兩大新常態,以 及「學習類型影片崛起、非主流內容當道、互動成為創作養分」三大創作發展趨勢,顯示如何掌握趨勢脈動、在百家爭鳴的影音內容中脫穎而出,成為想要經營自有品牌的中小商家的課題:
- 職人精神具吸引力: YouTube 看到越來越多職人、新住民、動漫、V-tuber 等非主流 的創作內容在 YouTube 成長,顯示不只是娛樂類型的內容受到喜愛,各具專業 的中小企業商家都可發揮職人精神以非主流內容獲得觀眾親睞。
- 學習型內容滿足觀眾需求:疫情期間,學習類型內容的觀看成長顯著。無論是 2021 年度「熱門創作者榜單」、每周公布的創作新秀,都顯示出各專業領域的 知識內容受到觀眾歡迎。在這背後, YouTube 看到觀眾對資訊獲得的需求提升,因 此建議中小企業商家不仿透過專業知識、技能的分享,來建立品牌並引發觀眾 對品牌好奇、進一步帶動消費。相比直接的宣傳產品特色,以知識內容的分享 塑造品牌形象,會更符合 YouTube 上眾多新世代觀眾的觀影喜好。
後疫情時代的中小店家品牌內容趨勢
呼應前一題提到的內容趨勢發展,隨著線下活動逐漸解封,在後疫情時代中,結合線上線下社群和虛擬、實體的消費習慣,是創作者未來可以嘗試經營和發展的方向:
- 善用更多營利及互動模式,建立扎實粉絲社群:為了提供創作者更多元的收益 來源, YouTube 不斷推出例如超級留言、超級貼圖、頻道會員等的營利功能選項,提 供更多創作者與粉絲在交流的同時可以賺取收入的方式,而這些功能在亞太區 推行尤其成功。以台灣為例,截至 2021 年 6 月,台灣有超過 20 萬觀眾至少在 YouTube 購買一次超級留言、超級貼圖或頻道會員,這項數據相較於前一年成長了 2.5 倍。品牌頻道可以嘗試透過頻道會員制度,結合線下消費者群體,創造更專屬而密切的互動,強化社群粉絲/消費者對頻道/品牌的黏著度。
- 開拓更彈性多元的互動形式,拓展頻道影響力: YouTube 觀察到不少創作者,透過例如講座課程、見面會、體驗會等線下活動來接觸粉絲和群眾。而隨著數位化 發展,這些活動也可以視情況彈性調整到線上舉辦,以接觸到更廣泛的群眾。
- 讓互動成為創作養分並解決消費者疑慮: YouTube 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注重社群 互動和歸屬感經營,透過留言了解粉絲想法同時獲得創作靈感,也透過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獲得收益支持,開展出自己的事業。 YouTube 知道消費需求的建立並非一蹴可及,尤其對於一些非主流的產業類別或產品,潛在消費者可 能會有較多遲疑。因此 YouTube 建議,創作者除了影片內容,也可善用 YouTube 的 各項社群互動機制,一面解決消費決策歷程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同時也透過互動了解粉絲想法並洞悉消費者喜好,以回饋到未來的影片內容和產品經營上。
中小商家品牌經營 YouTube 社群以及粉絲關係方面秘訣與建議
與頻道粉絲互動是創作者工作的重要一環,尤其當 YouTube 使用者有尋找啟發、教育、娛樂等等不同的目標需求,多樣且持續的互動對頻道長久經營相當重要,因此 YouTube 也建議中小企業商家可以:
- 導入數據驅動思維,加強與頻道粉絲的經營:中小企業商家品牌可以透過「前台」與「後台」不斷進行和審視與觀眾的互動;「前台」的互動包括觀看數、訂閱 數、留言等,創作者可以透過在留言區和粉絲互動,激發創意持續成長;「後台」 部分 YouTube 建議創作者透過後台分析工具瞭解觀眾族群,並勇於嘗試新的創作手法培養忠實觀眾、持續推動頻道成長。中小企業商家可利用 YouTube Analytics 數據分析,更了解粉絲與潛在客群的輪廓和喜愛的內容片段,進而優化品牌與 消費者的溝通效率。
- 與觀眾互動應該持續、多元且注重陪伴感:多元的互動及社群陪伴感是觀眾喜 愛 YouTube 的原因之一。品牌可以就觀眾過去對相關內容的討論發展題材,反應在後續的影音內容規劃,並透過 YouTube 提供的各種創作方式和觀眾互動回應,例如:短片故事、Shorts、直播、首播、社群貼文,也提供多種工具支持社群交流,例如會在 7 天後停止顯示內容的「短片故事」就可讓創作者輕鬆與粉絲互動,在上傳影片間的空檔延續話題與觀眾對話。
中小企業商家創作者各有各專精的本業,但在被他們視作是副業或工具的頻道經營上 ,可能較為缺乏影片企劃製作的知識背景、技能或團隊資源來規劃和營運頻道內容。 面對這個困境,為了協助各種專業背景的人們都可以成為創作者,YouTube 持續透過 「計畫協助」,並提供「線上資源」給創作者參考,以讓頻道找出脫穎而出的策略:
- YouTube 學習型育成計畫(YouTube Learning incubation program): 在台灣我 們已經開始推動 YouTube 學習型育成計畫,邀請成功的創作者分享經驗,教導 中小企業品牌如何經營 YouTube 頻道。未來 YouTube 也計畫在 YouTube 推出其他 新的服務,提供中小企業不同的工具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
- 有關成為創作者的各種基礎知識,都可以參考 YouTube Creators 網站或 YouTube 官方說明頁找到有用的敘述和教學。
- 最後 YouTube 也提醒想加入平台創作的大家,熟悉基本的 YouTube《社群規範》、廣 告客戶青睞內容規範,讓未來發展更加順遂。
YouTube 從提供人們上傳和分享影片,到一步步轉化演變成可以提供創作者以不同方 式接觸新觀眾、並與粉絲建立聯繫的平台。面對未來, YouTube 也將不斷拓展創作者經濟的各種可能性,成為一個提供創作者、觀眾、廣告主各種機會的平台。針對中小型商家經營 YouTube 頻道,YouTube 提供以下建議:
- 對於品牌創作者來說,應該隨時將內容(Content)和行銷(Marketing)思維掛在心上,並讓之相輔相成。 YouTube 也觀察到一些本身經營品牌的創作者,透過多樣化的策略將「產品」融入在頻道內容中:
- 以教育推廣推動品牌成長,並建立消費者信任:從 2020 年至今, YouTube 觀察到越 來越多本身經營品牌的創作者,以教育和知識推廣為出發點進行內容創作,讓 「品牌頻道和創作者頻道」間的界線逐漸模糊。同時,也有本身經營品牌的創作 者,承接產業中其他品牌、或上下游供應商的內容合作,在更全面的教育觀眾 產業知識的同時,也讓相關服務(例如,維修耗材、製作過程、收費行情) 都更加 公開透明,以樹立品牌信任感,甚至幫助整個產業正向發展。
- 將頻道本身視作獨立的品牌經營:許多創作者在頻道經營上,從命名開始到內 容設定,都和「本業」品牌有所區隔。例如,「菓子君Argyi」創立有別於其和菓子 品牌的內容頻道,分享高專業門檻的和菓子教學內容;經營晉揚水電行的黃爸 也以更加親切的「水電爸爸」為頻道名稱,帶給觀眾知識技巧與歡笑。
- 透過人物形象帶動頻道風格建立:影音內容相當注重視覺與互動, YouTube 相信透 過創作者個人的魅力加成,可以讓內容更具親近感、更加吸睛,並為頻道樹立 獨一無二的風格。除了有像「虎記商行」這樣創立與電商網站同名的頻道,也有 創作者選擇獨立於品牌頻道,設立其他子頻道,著重以創作者本身的人物形象 來分享內容(例如,「香料老司機」)。
- 有策略的計畫影片發布時程:除此之外, YouTube 建議創作者提前做好內容計畫、 評估發布影片的時間和頻率、穿插調配不同取向內容的分享頻率(例如,付費合 作內容、偏生活或偏技術內容),以留住更多不同喜好的觀眾
YouTube 深信,YouTube 可以促進更多經濟機會,並對在地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產生積極 的影響。不論是品牌主透過付費合作模式和創作者合作,或是中小企業商家建立頻道 推廣自身, YouTube 的使命是賦予每個人發言權,並讓他們向世界展示自己。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 【疫情下數位品牌經營】不畏疫情電話接不完!水電知識 YouTuber 水電爸爸有問必答
- 【疫情下數位品牌經營】要讓和菓子在台灣普及!菓子君與秒殺的和菓子
- TikTok 推 10 分鐘影片,不但要激發更多創意,還逐漸瓜分 Youtube 的市場
- 擴大對俄國抵制! YouTube、Google Play 宣布暫停支付服務
- 【Yahoo 奇摩觀點】2022 年不可不知的四大行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