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年多間,各大晶圓廠陸續發布擴建、增建新廠的計畫,但半導體設備供應商龍頭 ASML 表示,設備供應不及,推測將影響客戶的新廠建設日程。
ASML Holding N.V. 是全世界唯一採用 EUV 極紫外光的微影設備製造商,也是半導體微影設備的霸主,可以說該公司出產的設備左右著全世界的半導體先進製程也不為過。
據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導,ASML 執行長 Peter Wennink 在訪談間表示,相關設備的供應在「明年和後年都會出現短缺。我們今年會出的機器將比去年多……明年的機器(出貨量也將)比今年多。但是這(供貨量)並不足夠——如果我們看需求曲線的話。我們真的需要把我們的產能大幅提高 5 成以上。那需要時間。」
Next year and the year after there will be shortages. We’re going to ship more machines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nd... more machines next year than this year. But it will not be enough if we look at the demand curve. We really need to step up our capacity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50 per cent. That will take time.
Peter Wennink 說,目前尚不清楚擴產 1.5 倍所需的投資規模。

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承認,半導體製造設備的短缺對英特爾擴產規畫確實是一個約束條件,但還有時間能解決問題,因為興建廠房要 2 年,第 3、4 年才開始添購設備。
季辛格並對《金融時報》的記者表示,他已經和 ASML 執行長 Peter Wennink 直接聯絡過,目前 Intel 已經派出自己的製造專家到 ASML 公司研討加快設備生產的方法。
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正在努力追趕行業龍頭——台灣的台積電,後者將在未來三年內砸下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美國和歐洲政府也擬了數百億美元的政府預算來擴展本土晶片製造,以減少對亞洲製造商的依賴。
另外,依 ASML 公司公佈的財報資料,來自台灣的營收在去年第 4 季開始過半,占比達到 51%,比前一季(去年第 3 季)增加 5 個百分點;同時南韓營收佔比為 27%,中國市場營收則佔 22%。
Peter Wennink 雖然同意季辛格的說法「仍有一段時間來擴大供應鏈的產能」,因為新的廠房即使興建速度再快,也會在 2024 年之後才能開始生產。但這個近兩年的時限仍然不容易達成。
例如,ASML 設備中最難搞的零組件,是由德國的知名光學製造商蔡司集團(Carl Zeiss)所製造的鏡頭。
「他們必須做出比現在多很多的鏡頭。」Wennink 說,在蔡司能製造更多的鏡片之前,該集團必須先製造無塵室、申請許可、蓋作為新廠房使用的建物,然後當廠房蓋好後,訂購製造設備、僱用員工……一切都完成妥當後,他們才能開始製造,可是……製造一批 ASML 要用的鏡頭所需的製程時間是……超過 12 個月。(And then... it takes more than 12 months to make the lens.)
核稿編輯:李柏鋒
延伸閱讀:
ASML 二手微影設備在中國成搶手貨!傳海康威視也想購入
ASML 將增加數千名員工 克服晶片供應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