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寶可夢和地球古生物骨架有何異同?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寶可夢化石展」今登場

古代生物的神秘感,總是吸引小孩與成人的目光。在超人氣遊戲與動畫寶可夢的世界當中,設定有多種從化石裡的基因復活而來的寶可夢,相當受到粉絲歡迎。日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自去年起,規劃「寶可夢化石博物館」巡迴特展,第三站今天( 15 日)起來到主場東京。於該館可以對比館藏特暴龍化石,是主要看點之一。
國立科學博物館本次採「產官合作」的模式,以地方振興為目的,與寶可夢公司( The Pokémon Company ;株式会社ポケモン)推出聯名特展。去年夏天至今已在北海道三笠市立博物館、島根縣立三瓶自然館等地巡迴結束。結合古代寶可夢實物模型、骨骼想像模型、以及真實的恐龍化石共同展出,希望讓來場者透過觀察與比較,快樂學習古生物學。
策展者三笠市立博物館的主任研究員相場大佑,於去年首站開跑前受訪表示,「我從小就最喜歡古生物了。這次是娛樂產業與學術的聯名企劃,但是我一直很擔心世人能不能以『認真的企劃』來看待它。但目前評論幾乎都是正面的」。然而,「我們是第一次挑戰這種大規模的聯合特展,只靠本館的資源根本不可能實現。地方的博物館人和錢都不足,展場的規模和交通路線等等,我想大家都面對一樣的問題」。
因此,國立科學博物館於 2019 年串聯日本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設置「科學系博物館創新中心」,透過全國巡迴展的方式,將高品質的企劃在各地實現。「寶可夢化石博物館」正是該中心的第一場活動。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開展延後近 1 年,仍然成功引起話題。
本次在國立科學博物館主場所展開的特展,除了先前展出過的怪顎龍( No.697 )等比例骨骼想像模型,及化石翼龍( No.142 )、菊石獸( No.138 )的等比例模型外,還加入了多刺菊石獸( No.139 )、觸手百合( No.345 )、古空棘魚( No.369 )等比例模型,以及鐮刀盔( No.141 )、寶寶暴龍( No.696 )、始祖小鳥( No.566 )的等比例骨骼想像模型。豐富度更上一層。
東京展期即日起到 6 月 19 日,學齡前兒童免費入場。此外,曾發售「發掘恐龍(化石)巧克力」的 BANDAI 公司,也於今日同步推出「發掘寶可夢(化石)巧克力」。讓喜愛古生物與寶可夢的粉絲可以多一種動手 DIY 的樂趣。
核稿編輯:Mia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
- 恐龍滅絕新研究結果!哈佛天文學家:並非小行星碎片撞地球導致
- 深入分析:寶可夢人人皆愛,屹立不敗的三大關鍵
- 恐龍出沒!Google 搜尋「侏羅紀世界」用 AR 真實呈現
- 骸骨近乎完整!最新發現恐龍化石日本科學家命名 「神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