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福島核災復原的警世語:車諾比還能承受多少個 11 年?

2011 年前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福島核電廠遭海嘯襲擊嚴重毀損,大量核汙染外洩。影響迄今,不久前台灣仍議論是否應開放進口福島縣食品。根據讀賣新聞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的福島縣双葉町,將於今年春天開始陸續解除已長達 11 年的避難指示,居民有望最快在 6 月間重返家園。
同樣被國際原子能總署 ( 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指定為最嚴重意外事故,也就是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 INES, 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7 級的,全世界僅有 1986 年 4 月 26 日發生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故,也是公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
俄羅斯於今年 2 月 24 日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當天隨即佔領車諾比電廠。根據外媒報導,核電廠被俄軍佔領後,在廠內的 210 名技術人員和警備人員受困無法輪替。烏克蘭國家能源公司表示,因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使得車諾比核電廠已完全斷電。而軍事行動持續中,就不可能恢復供電。
IAEA 則證實 IAEA 與電廠間的資料傳輸(因停電)已中斷,儘管 IAEA 認為廠內停電不至於影響放射性廢物管理的基本安全功能,IAEA 署長葛羅西( Rafael Mariano Grossi )仍對電廠工作人員工作條件的惡化提出警告,他特別引用 IAEA 所建立的核安規則:「作業員必須能夠在免受不正當壓力的情況下,實踐他們維護安全的職責、及抉擇的能力」。
《福島:核災的故事》( Fukushima: The Story of a Nuclear Disaster )一書的共同作者艾德・萊曼(Ed Lyman)表示理解烏克蘭人希望引起世人對核能危機的關注,「他們有權出這張牌,而他們對付這塊污染之地這麼久了也是事實」。但萊曼同樣指出:「俄羅斯軍隊正在破壞規則」、「俄羅斯軍人有可能任意進出危害區域」,而無視原本應該確認人員身上是否沾染核污的輻射管控檢查站。
回到日本双葉町, 2011 年所有居民共 7,140 人遷移到町外避難, 11 年後的今天還未被允許返回居住。此次預定規劃解除避難指示的區域為 JR 双葉町站周邊,佔地約為双葉町的一成、發生核災前的居住人口約佔該町總人口 6 成。公務機關會從過去避難地的磐城市遷回,也會重整商業設施、公營住宅等。目標 5 年後恢復居住人口到 2,000 人。
烏克蘭人與車諾比的災難記憶共處了近 36 年。在日本 311 震災屆滿 11 年的今天,才看見双葉町的居民終於盼到可以回家的一天。車諾比風險與烏克蘭危機遲遲未解,是否能承受得了下一個 11 年?
核稿編輯:趙正瑋
延伸閱讀:
- 烏克蘭境內歐洲最大核電廠遭受俄軍攻擊,已發生火災!
- 【Wired 硬塞】戰火下的烏克蘭核電廠風險到底有高?
- 【科技史上的今天】4 月 26 日,車諾比核災 35週年
- 「直接排入海」福島核電廠廢水處理,日環境大臣發言惹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