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聯合新聞網,經濟日報邱金蘭報導,INSIDE 授權轉載。
純網銀上路一年,已開業的連線銀行與樂天銀行都虧損,存、放款規模合計市占率僅 0.06%、0.01%,一趴都不到。學者指出,純網銀在台灣尚未發揮鯰魚效應,生態圈不夠亮。
根據金管會資料,去年底,兩家純網銀存款合計約 297 億元,其中連線占大部分有 233.8 億元、樂天僅 63.14 億元。放款方面,連線做了近 36 億元,樂天則只有將近 2 億元。存放款業務規模,很明顯的是連線大於樂天,由於樂天開業時間比較早,連線可說是「後來居上」。
在獲利表現上,兩家銀行都虧損,連線虧 17.38 億元、樂天虧 5.58 億元。
金管會官員指出,純網銀開業第一年,為了獲客,祭出開戶送點數、現金等優惠,存款利息也高於傳統銀行,這些幾乎都是獲客的必要成本;虧損金額幾乎也跟業務規模成正比,可以說是「做愈多虧多」,所以,連線存款是樂天的 3.7 倍,虧損金額也是樂天的 3.1 倍。
兩家銀行的存放比都明顯低於全體銀行平均值 70%,連線的存放比 15.3%,樂天更少只有 3.1%。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葉銀華指出,這顯示存款資金未能做有效運用,兩家銀行的放款量都沒有出來。一般說來,放款是獲利的業務,這當然也是虧損的原因。
根據金管會資料,到去年底,37 家銀行有開辦數位存款業務,開戶數共 1,047 萬戶,其中連線有 73.3 萬戶,已擠進開戶數最多的前五大銀行,排名第五,樂天只有 6.7 萬戶。若以平均每戶的存款餘額來看,樂天平均每戶存款餘額是 9.4 萬元,連線則是 3.2 萬元。
知情官員表示,兩家已開業的純網銀,第一年生態圈的特色並未彰顯出來。立委曾銘宗表示,從國外純網銀發展經驗來看,純網銀存在利基,就是要有自己的生態圈,才能挹注純網銀業務發展,這是關鍵條件。
葉銀華指出,從生活支付、投資、理財,純網銀適合做整合的業者;但純網銀成立初期,客戶數少、流量有限,願意加入合作的業者就相對少。純網銀不能只是像實體銀行的網銀,未來一定要設法擴大平台流量,必須搞活平台、發揮生態圈效益,才有成功的一天。
責任編輯:Chris
核稿編輯:趙正瑋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