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世代】Volvo 進軍電動車市場:推 XC40 Rcharge 誓言打造豪華電動車!

全球電動車產業的崛起趨勢已經無比清晰,各大車廠也都在積極推出自己的電動車以跟上這股浪潮。富豪汽車(Volvo)在「成為第一個產品全面電氣化的豪華汽車品牌」目標下,推出第一款電動車 XC40 Rcharge P8 AWD,INSIDE 在本月 21 日受邀參與新車試乘會,體驗這一個豪華旅程。
一開始先來看看 XC40 Rcharge P8 AWD 的基本資料:
- CMA 純電平台打造
- 408 hp 前後雙馬達動力
- 4.9 秒 0-100 km/h 加速
- 465 km 續航里程(NEDC)
- Google 車載資訊娛樂系統
- OTA 雲端更新
- 最先進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
- 31 公升前行李箱
- 車長:4425 mm 軸距:2702 mm 車高:1647 mm 車寬:1863 mm
新能源車全球市場需求強勁
去(2021)年,Volvo 全球銷售 698,693 輛車,Recharge 車系佔比 27%,比 2020 年成長 63.9%。將市場劃分為四大塊,歐洲市場成長 45.1%,中國市場成長 95%,美國市場成長最多,達到 214.7%,其他市場成長 97.3%。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市場對於電動車的需求成長速度有多麽強勁。
不過,需求擴大,就不可避免導致供給變多,第一是因為大家都想要搶光這塊餅上的份額;第二是因為,未來的碳稅越來越貴,內燃機的車輛製造成本將越來越高,若能像特斯拉(Tesla)一樣每年靠碳交易賺得盆滿缽滿不是也蠻不錯的?
但在這樣群雄割據的環境下,一個車廠需要建立自己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才不會讓其它品牌跨入自己的護城河。
建立利基市場才能確保優勢,XC40 與 Model 3 SR+ 的較量
Volvo 在這場電動車逐鹿戰中,也積極建立自己的優勢,在性能與電耗方面,就拿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來比較一下。雙方都採用永磁同步雷達,在馬達布局上,XC40 Rcharge P8 AWD 採用雙馬達四驅,Model 3 SR+ 則是單馬達後驅。
此外,XC40 Rcharge P8 AWD 最大功率(Hp)為 408,Model 3 SR+ 為 306,比較雙方最大扭力(Nm)的話,XC40 Rcharge P8 AWD 為 660,Model 3 SR+ 則是 420,而且 0-100 km/h 的加速時間,XC40 Rcharge P8 AWD 為 4.9 秒,Model 3 SR+ 是 5.6 秒。
電池容量(KWh)方面,XC40 Rcharge P8 AWD 為 78(75 為可用容量),Model 3 SR+ 則是 55(50 是可用容量)。目前為止,Volvo 已取得一些領先,不過,特斯拉身為電動車龍頭,一定具有自身的優勢,在 NEDC 續航里程上 XC40 為 465(NEDC),特斯拉是 448(WLTP),而且在快充時間上,特斯拉也佔優勢,XC40 要 40 分鐘,特斯拉則只需 40 分鐘。
對電動車來說,ADAS 也將是建立產品差異化的主要關鍵之一,XC40 和 Model 3 SR+ 在這方面差異不大,不過 XC40 在 City Safety 都會安全防護系統含轉向輔助,以及 BLIS 駕駛視覺盲點資訊系統含轉向輔助方面稍佔優勢,這兩項都是 Model 3 SR+ 所沒有的。
此外,在電動車的充電樁數量上,Volvo 也是突飛猛進,在今(2022)年,Volvo 在全台將建構 50 座綿密環島快速充電服務網路,以充滿電 465 km 的續航里程來看,是相當足夠了。
參加新車試駕活動時,Volvo 業者與其他試駕者都表示,特斯拉像是一個科技公司,能走在潮流的尖端,但是要比製造工藝的話,傳統車場還是佔有一些優勢。除了特斯拉外,傳統車場也都在奮力轉型發展電動車,Volvo 推出這款 XC40 的確有許多規格超越特斯拉,不過,在性能上不是相差太大的情況下,Volvo 的獲利模式,與在市場上的定位就相當重要了。
一聽到 Volvo 的電動車,就會聯想到什麼品牌特色呢?也許這會是 Volvo 目前最需要釐清的問題,在品牌定位確認後,才能吸引到適合的客群,建立有效可行的市場策略和獲利模式。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