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 28 日公布財報 聚焦供應鏈元宇宙等 6 大議題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 INSIDE 經授權轉載。
蘋果(Apple)今天在官網公告,美國時間 27 日下午(台灣時間 28 日上午)將公布 2022 會計年度第 1 季(截至去年 12 月底)的季度財報。
屆時 iPhone 13 銷售狀況、今年新機與新品進展、首季營運展望、供應鏈缺料、半導體晶片設計、元宇宙等議題,將是市場法人關注焦點。
去年第 4 季耶誕與新年假期 iPhone 13 銷售狀況備受市場關注,國外科技網站 MacRumors 與 Appleinsider 日前引述券商韋德布希(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Daniel Ives)報告指出,去年底假期期間,超過 4000 萬支 iPhone 13 系列售出,優於市場預期。他預估,市場對 iPhone 需求持續強勁延續到今年第 1 季。
市場也預期蘋果今年上半年可能推出平價 5G 版 iPhone,下半年將推出 4 款 iPhone 14 系列,其中高階版 iPhone 14 Pro 系列應用處理器將升級到 A16 等級,採用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4 奈米先進製程,鴻海將是主要組裝代工夥伴。
法人推估,4 款 iPhone 14 系列可能都採用 LTPO-TFT-OLED 顯示螢幕,韓國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囊括大部分訂單,鏡頭和光學元件等規格也將明顯提升,大立光可望受惠。
AirPods 無線耳機方面,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日前預估,今年 AirPods 銷售市況佳,出貨量可提升至 9000 萬組,年成長 25%,第 1 季出貨量不淡,可到 2500 萬組,優於預期。
郭明錤預測,今年第 4 季蘋果將推出 AirPods Pro 2 新品,預估今年新品出貨量約 1800 萬組至 2000 萬組。
供應鏈缺料狀況也是法人關注焦點,艾夫斯預期,今年上半年供應鏈供貨吃緊狀況可望緩解,蘋果業績表現可望「順風」(Tailwinds)。
蘋果在前一季線上法人會議中指出,供應鏈受限狀況到去年 12 月底仍持續擴大,不過市場需求十分強勁。蘋果當時也坦承,供應鏈受限原因包括晶片成熟製程供應不足等。
蘋果在半導體晶片設計布局,也是法人關注的重點議題,除了今年有機會推出 A16 高階處理器晶片,法人指出,蘋果規劃今年推出採用 4 奈米先進晶圓製程的 M2 晶片,可應用在高階 MacBook Air 筆電系列;2023 年規劃推出採用 3 奈米先進製程的 M3 晶片。
外電先前也報導,蘋果正在研發無線通訊晶片,其中包括行動數據機晶片;蘋果在 U1 超寬頻(UWB)晶片設計,也已站穩根基。
市場高度關注蘋果在元宇宙領域布局進展,郭明錤去年11月下旬報告預期,蘋果今年第 4 季將推出擴增實境(AR)頭戴裝置,將搭配 2 顆處理器,其中高階處理器的運算能力與 Mac 的 M1 處理器相似。
他預估,蘋果 AR 頭戴裝置可獨立運作,不依賴 Mac 電腦或 iPhone 手機,並可支援廣泛應用。郭明錤預期,蘋果目標是 10 年後 AR 頭戴裝置可取代 iPhone。
法人指出,蘋果在 AR 軟硬體布局多年,在元宇宙相關硬體和操作系統、底層架構、內容與場景等 3 大版圖,已經站穩先機。
責任編輯:趙正瑋
核稿編輯:李柏鋒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