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鉅亨網(1)、(2),INSIDE 經授權轉載。
晶片荒燒到信用卡 銀行估庫存量可到明年底
全球晶片荒波及信用卡業務,據了解,為因應晶片缺貨對於實體信用卡的製程,大型發卡銀行無不積極備貨應戰,預估目前的晶片庫存量應可供應到明(2022)年底無虞。
銀行主管表示,因應全球晶片荒,銀行近來積極囤積晶片以備不時之需,而過去實體信用卡晶片備貨大約需要 3 到 6 個月,但現在已開始出現「叫不到貨」的情況,讓銀行不得不繃緊神經應戰。
銀行主管還說,這波晶片荒不只衝擊信用卡,包括金融卡、電子票證製作,都少不了晶片這個關鍵原料,換言之,晶片荒不只可能導致信用卡斷貨,還可能讓銀行面臨「發不出卡」的窘境。
據了解,為因應晶片缺貨危機,包括主要大型信用卡發卡行,以及擁有大量存款戶的公股銀行都開始搶貨囤積晶片,根據銀行預估,以目前的晶片庫存量,撐到明年底應該不成問題。
以國泰世華銀行來說,8 月要發行的 cube 卡,早在年初就下單預留足量,根據國泰世華評估,根據現行發卡動能,及目前確定交貨備量,大部分卡別皆可因應至「明年」底,至於極少數特殊卡備量也預估至少可使用至明年上半年。
國泰世華也說,萬一碰上庫存量不足,無法提供實體卡,預計將以 VCN 發卡先提供客戶刷卡使用,實體卡延後寄送。
兆豐銀行則認為,晶片供貨緊俏確實讓銀行陷入信用卡斷貨危機,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或許有助於加速虛擬信用卡的發行。
晶片荒點燃虛擬信用卡市場 兩大優點成銀行新契機
全球晶片荒意外燒到信用卡市場,在實體信用卡面臨材料短缺危機之際,也給了虛擬信用卡崛起的契機,尤其在線上交易盛行的時代,虛擬信用卡除了可避免盜刷風險外,更能結合行動支付擴大支付場域,對銀行而言或許是另一個新契機。
一場百年大疫打亂全球市場節奏,晶片短缺不只急壞汽車、電子業,就連金融業也無法倖免,部分銀行為避免實體信用卡「難產」不僅早早備妥足量晶片因應,也開始思考發行虛擬信用卡的可行性。
所謂的虛擬信用卡,是指由發卡銀行提供卡友信用卡卡號與末三碼,擺脫過去寄發實體信用卡的模式,其使用方法與實體信用卡無異,但相較於實體卡上面印有卡號,遺失遭盜刷風險性高,虛擬卡對銀行而言可節省發卡成本,對卡友來說則可降低失卡盜刷風險,效益頗多。
除此,虛擬信用卡只要有卡號、安全碼等重要交易數字,就能將信用卡結合行動支付 APP,有助於擴大使用場域,間接幫助銀行打造消費生態圈,以此提高動卡率與簽帳金額。
虛擬信用卡看似好處不少,但其實也有障礙有待克服,以台灣市場來說,包括現金交易仍是主流,數位交易比重仍有提升空間,加上多數規模較小的店家、攤商基於成本考量仍偏好收取現金,對於信用卡接受度不高,更遑論「摸不到實體」的虛擬信用卡。
晶片短缺固然有助於提升虛擬信用卡與線上支付的比重,但在市場同質性高,業者仍偏好以優惠比拚換取「短暫」的客戶,要如何扭轉甚至培養消費者接受虛擬信用卡,對銀行而言仍是一場需要長期抗戰的任務。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責任編輯:蜜雅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 晶片、零件供應、日本物流都延遲,TOYOTA 擴大停工減產破五成
- 美國擬禁止杜邦台製晶片研磨漿料進口 遭英特爾極力反對
- 點燃下波晶片大需求!SK 海力士 CEO:數據中心將倍增
- 【硬塞專家開評】中國來台高薪挖角半導體人才:比起晶圓代工,IC 設計面臨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