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INSIDE 經授權轉載。
在歷經長達十年的空白期後,俄羅斯正在重燃野心,爭奪世界新興太空旅遊業的統治權,與太空狂熱分子億萬富豪、美國和崛起的中國一較高下。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本月將億萬富翁、日本時尚大亨前澤友作和他的助理送上國際太空站(ISS),這是俄方時隔 12 年首度恢復太空旅遊。
受到這一成功的鼓舞,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署長羅戈辛(Dmitry Rogozin)談起俄國走向太空旅遊霸業的下一步計畫:在國際太空站為俄國旅客設置一個特別艙,在站外太空漫步,以及將來的繞月之旅。
前澤友作前往國際太空站之際,羅戈辛在記者會中說:「我們不會把這個利基給美國人。我們準備為它(太空旅遊業)而戰。」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載人太空梭在 2011 年退役後,NASA 太空人仰賴俄國「聯合號」(Soyuz)前往太空站。
不過,NASA 後藉商業載人計畫(commercial crew program),轉向 SpaceX 和波音(Boeing)公司,SpaceX 也於去年完成首個國際太空站任務。
據報,美國向俄羅斯購買的太空船票,光一名太空人就要價 9000 萬美元,NASA 轉與美企合作後,衝擊俄國聯邦太空總署的財源。
在此之下,加上預算遭砍、貪腐醜聞,分析人士指出,俄國聯邦太空總署別無選擇,只能朝太空觀光邁進以填補缺口。
然而,俄羅斯官員表示,太空旅遊不僅僅關乎錢。俄國聯邦太空總署旗下負責商業計畫的 Glavkosmos 負責人羅斯庫托夫(Dmitry Loskutov)說:「這是國家威望。它讓年輕人對載人太空飛行感興趣。畢竟,這是未來之勢。」
俄羅斯、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唯3能進行載人太空飛行的國家,但一大批包括 SpaceX 的新進者正在加入戰局,迫使俄國催大馬力。
SpaceX 雖還未將觀光客送上國際太空站,但今年為期 3 天的 Inspiration4 太空之旅,是首次把全平民送入環繞地球軌道的非官方任務。
同樣蓄勢待發的還有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源(Blue Origin),以及億萬富翁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兩間公司的飛船今年都完成了處女航。
俄羅斯航天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Cosmonautics)的艾奧寧(Andrei Ionin)表示,億萬富豪短暫的低軌道飛行,無法與為期多天的國際太空站任務相提並論。
「這像是比較法拉利(Ferrari)和雷諾(Renault)的市場。」
羅斯庫托夫認同這一觀點,稱富豪們的旅行更像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而不是太空旅行。
不過,業界分析師葉哥羅夫(Vitaly Yegorov)說,「競賽正在升溫」,尤其是 SpaceX 聲勢看漲。
俄羅斯已對此留意。羅斯庫托夫表示,希望擴大產品範圍,包含在即將到來的觀光任務期間進行太空漫步。
羅戈辛除提及國際太空站的「觀光分艙」,他表示,2030 年後,俄國聯邦太空總署希望提供繞月之旅。
但這一時程遠遠落後 SpaceX 設下的最早於 2023 年載 8 人繞月飛行任務。
俄國聯邦太空總署也面臨其他問題,「聯合號」太空船造價甚高,且一項任務至少須花上 2 年籌畫,而真正的太空觀光需求量亦難以評估。
艾奧寧表示:「在我看來,人(太空觀光客)不是很多—但反正不需要很多。」他說,基於蘇聯設計且經過時間考驗的聯合號,至少就目前而言,俄羅斯在這場競賽中居領先地位。
「在接下來的 5 到 10 年內,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的商務活動不會受到威脅。」
責任編輯:趙正瑋
核稿編輯:Anny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