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魷魚遊戲真實版》來看 Youtuber「越做越大」的困境

Netflix 知名韓國原創戲劇《魷魚遊戲》收視驚人,根據彭博社報導《魷魚遊戲》僅上線一個月即有 1.42 億個 Netflix 帳戶觀看。
上個月底美國知名 Youtube 頻道 MrBeast 打造與正版《魷魚遊戲》近乎一樣的遊戲關卡相關影片《魷魚遊戲真實版》($456,000 Squid Game In Real Life!)讓 456 位觀眾來遊玩闖關獲得獎金,該影片僅使用 8 天即獲得與《魷魚遊戲》一樣的觀看數,然而投資這支 25 分鐘的影片成本竟高達 350 萬美元(約 9,685 萬台幣)。
而《魷魚遊戲》共九集總成本約 2,140 萬美元,平均下來每小時約 240 萬美元,還比 MrBeast 頻道的影片划算。《魷魚遊戲真實版》更仿照原影集提供 45.6 萬美金(約台幣 1,262 萬台幣)給第一名的優勝者,讓遊玩的觀眾真實展現爭取獎金的決心,利用劇中角色每一步都可能喪命的緊張心理及驚悚劇情成功吸引訂閱者的目光。
《魷魚遊戲真實版》的主導者,也是經營 MrBeast 頻道的 Youtuber 吉米·唐納森(Jimmy Donaldson)年僅 23 歲已連續兩年被 Youtube 評比為最佳創作者。其實《魷魚遊戲真實版》是一款遊戲的廣告置入,以這麼短的時間獲得這麼高的曝光,可說是相當成功的行銷。
不唐納森所產出的影片大部分都是花費高額的成本來進行製作,但卻不一定每支影片都能夠獲得觀眾肯定,導致有些成本是無法回收的;此外,就算一支影片的成功帶來相當收益,唐納森也會毫不考慮地將這些收益做為下一支影片的成本,因為若產出的影片不夠有水準,則會連帶關係到該影片所帶來的收益,而導致下一部影片會更無法拍出應有的水準進而衍伸惡性循環,這也足夠說明了 Youtuber 容易遇到的困境。
Youtube 平台的確擁有許多優勢,免費且開放的平台能夠提高點閱率以及觸及率,同時能夠快速擴散影片讓其產生極大的效益,但前提是這支影片要讓受眾有足夠的共鳴以及青睞,並讓他們期待下一支的影片。然而,在這樣的循環之中,只要影片品質稍微有些下降如腳本不夠好、節奏不對、剪輯方式改變、不夠好笑、預算不夠…等等的觀感,觀眾則非常容易流失,因此對於創作者來說 Youtube 經營頻道相當辛苦,更不用提 Youtube 毫無明文規章的「黃標」認定讓創作者們無所適從。
與此同時,Youtube 平台「日新月異」的演算法加持,無止盡地求新求變以及持續成長的影片成本已經是創作者的家常便飯,漸漸讓 Youtuber 以前的個人頻道轉變為目前在檯面上常見的以團隊經營,這也顯示了這類型影片及其製作團隊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只能「越做越大」,只要一停下來或有所遲疑很有可能就像《魷魚遊戲》參賽者一樣,消失在賽場當中。
然而,這類會擔心「被流量追著跑」的詭異現象確實的在發生,這也的確是較有規模的頻道才會遇到的問題,但若是一個影音平台讓一個頻道流量越高卻擔心越多,這應該不會是一個正確的現象。但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要靠創作者無所不用其極去開疆拓土讓自己努力地維持在舒適圈久一些,Youtube 也必須要更慎重地關切這個問題才會是更好的方向。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責任編輯:Sean
核稿編輯:李柏鋒
延伸閱讀:
- 【塞掐 Side Chat】EP35|魷魚遊戲背後:Netflix 的在地化策略
- 「魷魚遊戲」推出線上錦標賽,用 SQUID 魷魚幣來一場生存遊戲吧
- 魷魚遊戲助攻!Netflix Q3 新用戶大增 Q4 新作連發成長可期
- 【Daniel 職場觀察】你我每天都在玩《魷魚遊戲》如果生活是為了謀「生」,為什麼有些人卻想「死」?
- 【拍片轉型行不行】從工程教學到人文關懷,顛覆「做工的人」刻板印象 專訪 YouTuber 超認真少年阿仔師
- YouTuber 六指淵教你拍片!蘋果 Today at Apple 針對大學生推出系列免費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