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塞專家開評】元宇宙只是一場大夢?關鍵仍在高階 IC

本篇作者林若伊/作者為前美系外資投信研究背景,涉略台股、陸股及多重資產等領域,現職為金融科技新創副投資長,並管理「若伊時評」粉絲專頁,以投研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對於時事的想法。作者及所屬之公司撰文當下已持有本文所提及台積電(2330.TW)之多方標的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利益衝突議題請本文讀者知悉。唯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讀者請勿單純以本文為依據,請多方涉略後審慎進行投資決策。
【硬塞專家顧問募集中】硬塞將持續關注網路科技趨勢議題、深度專題,邀請您提供觀點評論,持續透過文字傳遞觀點,激起更多火花並帶來影響力。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隨著 Facebook 宣佈更名成 Meta,正式宣佈將來將以「元宇宙」為核心發展方向,一時間這個話題甚囂塵上,也為台股注入活水,相關概念股瘋漲,然而我認為大夢除了需要一段時間實現外,其核心的關鍵元素,仍是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先進製程晶片。
何謂「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概念過去多在小說等文學創作出現,指的是藉由科技的力量,構建出我們現實人生之外的另一個平行世界,藉由頭戴等感測裝置的沈浸式體驗,我們可以足不出戶與他人連結,甚至在另一個世界,以現實生活的所有構面,構建出另一個人生。
藉由虛實相生,人們除了可以運用現實世界的物理原理,以及擬真的開發引擎,去構建另一個極度接近真實世界的應用場景,也可以藉由精細模擬的數位世界,回頭構建現實世界。雖然聽起來很抽像,然而人類的世界的確因為科技的進步,開始漸漸地與實體接觸剝離,以社交為例,過去需要實體接觸的交友型態,由於網路科技的發達,由實際的人際網絡所發展的社交型態,慢慢轉變成在社交軟體、網路空間進行思想與情感的交流,甚至反過頭來將成果輸入至現實生活。
若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說,曾在技術論壇上以虛擬替身發表演說,並在數月之後公開前無人發現的 GPU 大廠英偉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提及,預期元宇宙的經濟產值,在可見的未來將超越實體經濟。
硬體設備是元宇宙升空第一步
目前看起來,離這個未來世界的距離,我們至少還差一個載體。過去用在 AR/VR 的頭盔,還在重量、暈眩、能耗及傳輸速率等致命缺陷上,使得這個元宇宙大夢看起來並不現實,也因此在硬體層面上,資本市場目前相關概念股的聯想,也都與這些 AR/VR 頭盔的致命缺陷有關,而這類型沈浸式設備是否能在硬體規格上有所突破,的確也是元宇宙是否能夠升空的第一步。
在終端產品層次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宏達電,這家「中國品牌」,雖然不敵根正苗紅的Oppo、Vivo、小米等中國本土廠商,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鎩羽,甚至切出手機部門賣給Google 斷尾求生,並且切入 AR/VR 頭盔後也沒有馬上從鉅幅虧損中起死回生,然而藉由本次新品(Flow)發布,順利搭上元宇宙列車,股價將衝擊三位數,然而畢竟已來到近五年高點,前波高檔套牢為數可觀的投資者是否會繼續對該公司未來前景投下贊成票,便很值得觀察。
而 Meta 所推出的 Oculus 系列頭盔,是目前評價最好的商用 AR/VR 產品,Quest 2 從前代的 399 美金降為 299 美金,也體現了 Meta 計畫藉由衝刺 AR/VR 頭盔銷量達 1,000 萬台,使 Meta 成為新一代的 AR/VR 平台的企圖心,而台灣也的確有若干供應鏈廠商值得留意。
高階 IC 扼住元宇宙發展的咽喉
據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自研的 MR/VR 頭盔將於 2022 下半年發表,也挺切合我從供應鏈端聽到的消息,而蘋果的動態也可以導引出幾個觀察。
近來曾有媒體報導蘋果下一代 iPhone 將不採用台積電明年下半年的 3nm 製程,將會繼續採用 5nm 製程家族的 N4P,便有蘋果砍單台積電的傳言流出。然而據報載英特爾(INTEL)為了追趕超微(AMD)節節逼近的資料中心 CPU 市佔率,將成為台積電 3nm的首發客戶,蘋果就算也同時取得首發資格,其被分掉的 3nm 晶片供給量,能否滿足iPhone 全產品線所需之銷量容有疑問。
另外,由於 A 系列手機 SoC 已與 Andriod 陣營的競品拉開距離,N4P 製程也提供了顯著的電晶體密度的提升幅度(6%),將手上最核心的資源挪作他用,並非是一個不理性的決策。
從台積電近幾次的法說來看,其營運重心早已從手機轉移至高速運算(HPC)領域,除了解釋為迎接新客戶(INTEL)的大單之外,因應蘋果這個最大客戶的策略佈局,應該也是原因之一。蘋果個人電腦捨棄英特爾 i 系列產品,選擇自研 M 系列 CPU,從 M1取得成功以來,甫發表的 M1 Pro 跟 M1 Max 兩個新一代晶片,能耗表現更是令人驚艷,然而這一切應該還不是盡頭。
元宇宙將會構建一個更多維度虛擬世界的同時,其所需數據資料的維度也是等比級數增加,各大 IC 設計公司衝刺資料中心市佔率的同時,各大網路平台也投入晶片自研,就是著眼於此,而我認為蘋果也不會缺席。藉由 M 系列個人電腦 CPU 的成功,蘋果或將推出資料中心晶片,從硬體效能切入成為元宇宙生態系最佳解決方案,則 Meta 被蘋果更改用戶資料取得政策後,廣告收入雪崩式崩跌的歷史,也可能在未來重演。
Meta 為免重蹈覆轍,必須積極搶佔平台話語權,關鍵仍然是終端設備硬體效能,而最核心的元素,也的確還是高階 IC,也無怪乎 Meta 必須搶先下單對台積電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產能態度相當積極的超微了。
走筆至此,您還認為這些科技大廠們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的渴求,會有所消退嗎?
加入 INSIDE 會員,獨享 INSIDE 最精采每日趨勢電子報,未來還有會員專屬內容。 點擊立刻成為會員!
責任編輯:Anny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