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觀點】佈局節慶購物季!掌握三大戰略擁抱跨境電商浪潮

本文由 Meta 投稿,作者為 Meta 大中華區行業總經理姚榮豪。
疫情驅動全球消費型態改變,激化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與台灣的東南亞市場成為帶動全球跨境電商成長的主要引擎。根據 Facebook 與 Bain & Company 共同發表的《Southeast Asia, The Home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報告中指出,東南亞地區在疫情後增加了 7 千萬網購人口,東南亞市場網路購物的爆炸性成長,成為全球業者積極競逐的主要戰場。
對於數年前就開始跨足東南亞市場的台灣業者,也開始思索如何擴大優勢、趁勢而起。台灣最頂尖跨境電商品牌、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及生態系夥伴在 Facebook 的號召之下,共同組成「跨境電商領袖圓桌會」,集結產業中優秀的創業家與經營者定期聚會,透過真誠無私的交流,成為一起打拼、彼此激勵、互利互惠的戰友。圓桌會每季聚焦不同主題,解析最新的產業趨勢與關鍵戰略,也透過分組討論交流第一線的實戰經驗,藉此凝聚頂尖電商領導者在商戰中的智慧,從單打獨鬥變成群策群力,激勵更多本土業者邁向海外,在國際戰場中建立 Made by Taiwan 的優質品牌形象。
「跨境電商領袖圓桌會」近期的聚會,就聚焦於年底的節慶購物季。根據 Facebook 委託 Yougov 的《2020 年節慶購物季研究》顯示,包含港、泰、星、馬、越、印尼等地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都曾在購物季期間搶購境外商品。迎戰最重要的第四季,Facebook 與「跨境電商領袖圓桌會」,共同提出三大策略,協助台灣企業佈局節慶購物季:
戰略一:購物季大幅延長,需積極佈局雙 12 及黑 5 等重大節慶
不少品牌已在雙 10 期間提前預熱試水溫,運用不同的商品組合或是行銷創意做嘗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容錯過的雙 11 之外,年末購物季已延伸出更多跨境節慶,從黑五開始、雙 12 也是另一高峰,延續至聖誕節與農曆年期間,都是東南亞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熱門檔期,也讓跨境電商業者有機會持續優化行銷策略,可運用 Facebook 推出跨境電商資源中心,透過市場洞察報告掌握最新市場趨勢。
戰略二:洞悉東南亞市場消費者不同需求,贏得先機
東南亞市場的語言及文化背景多元,進入不同市場必須了解當地消費者需求,各地市場的偏好也有不同,Facebook 觀察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跨境消費者樂於嘗試新品牌與新產品,在商品物流上期待低運費及快速運送,也相當重視折扣以及物有所值。香港跨境消費者在網購時則偏好高品質商品,重視客戶服務及企業的社會責任等。因應不同市場消費需求,品牌若能針對不同地區發展適合當地市場的跨境電商行銷策略,將有助於品牌提升能見度,進而掌握商機。
戰略三:免運、優惠券促銷助攻,勾起消費者購買動機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景氣,也讓消費者在下單時更精打細算,特別是近幾個月來疫情受到嚴重衝擊的東南亞市場,參與「跨境電商領袖圓桌會」的品牌皆認同免運、優惠券與促銷活動,是三大基本工具,可有效吸引新客並提高銷售額,也鼓勵在今年欲開始經營海外市場的新進品牌靈活搭配運用,在節慶購物季中取得致勝先機。
研究機構 eMarketer 預估,全球網路零售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到 2022 年將達到 5 兆美元。因應疫情帶來的轉變,跨境電商已經是企業順應潮流的新常態,也成為企業持續成長的新動能,Facebook 與「跨境電商領袖圓桌會」不只聚焦於東南亞市場,也期望共同並肩作戰、一起拓展更多海外市場,並透過不同產業間互學互助的力量,共同推動台灣跨境電商經濟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M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