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 MoneyDJ, INSIDE 經授權轉載。
明年市場持續看好車用電子相關產業,而台灣晶片設計廠商儘管多著力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近年也陸續往車用領域發展,但也因驗證時間長、發酵需要時間,因此目前多數營收佔比相對小,待時間陸續發酵、中長期仍具營運動能。
連網與傳輸
聯發科除了在手機業務的深耕,同步也在車用產品持續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目前以車用資訊娛樂系統、車載資通訊系統等,以 WiFi 技術做為延伸,以高頻寬資訊傳輸。許多客戶共同合作,後續市場也看好,在電動車當中大量採用的電源管理晶片,聯發科也有新的機會布局。
由於車內電子產品日益增加,傳輸資料的速度與用量需求也增加,因此才從過去傳統車用通訊技術,更改為搭載乙太網路傳輸,惟因過去傳統車用通訊技術是採重量較重的纜線,改為乙太網路後,車子的重量會大幅減輕。
因此,瑞昱的乙太網路晶片打入車用市場,出貨歐、美、韓、中、日系的汽車製造商跟客戶,廣泛導入高階車種,市場也預期,在未來幾年當中,一台汽車會採用包含乙太網路晶片、 WiFi 、 Switch 等等連網的晶片,整台車的產值有望來到美金 50 元以上。
電源
矽力 - KY 以電源管理晶片、信號鏈等產品打入車廠前裝市場,客戶包含美國、日本汽車品牌大廠,且目前也仍有新客戶持續導入,當中又以中國新能源車為主要鎖定的焦點。
今年上半年汽車電子業務已經有營收佔比 1% 成績,儘管受到供應鏈吃緊、疫情等影響使得進度較先前預期慢,但中長期對於新能源車對於類比晶片的需求明確,就用量需求增加 2 - 3 倍以上,市場也看好,由於車用產品生命週期長達 5 - 10 年,因此對未來貢獻程度有望持續放大。
MCU
目前台廠當中車用營收貢獻較大的是新唐,主要是因併購 Panasonic 半導體事業後,成立日本子公司 NTCJ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Japan),整體事業版圖較為全面,車用與工業領域今年營收比重約 40% 。
進一步來看,新唐在車用產品的應用涵蓋到車用主控介面、電池管理系統等布局,而 MCU 也隨著電動車的滲透率提升之下,使得使用的總用量也有所提升。
另外,松翰的車用相關產品則著力在車用攝影機晶片,鎖定歐美貨卡車的後裝市場,加上客製化程度高,因此業務發展也相對穩定。凌通的多媒體產品方面,也有應用在行車紀錄器,同樣鎖定後裝市場布局。
顯示器
電動車的面板尺寸越做越大,包含儀錶板、中控面板等,像是儀錶板就從過去 4 吋陸續往 6 吋發展,中控面板更是從 7 吋往 12 吋以上發展,這也使得驅動晶片的用量提升、單價提高。
以驅動晶片來看,包含聯詠、敦泰、矽創等廠商都有所涉獵。敦泰 TDDI 產品去年第 4 季起出貨中國比亞迪,而今年更是開始出貨韓國現代汽車。至於矽創驅動晶片也隨著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許多歐系品牌也積極布局電動車市場,矽創產品也打入其中幾個熱銷車款。
至於聯詠除了驅動晶片之外,車用的 OLED TDDI 預計在年底前也將進入量產,持續往高階的產品布局,技術腳步更是快速。
譜瑞 - KY 目前已經小量出貨的 DisplayPort Retimer 產品,在汽車電子化的趨勢之下,使得高速傳輸需求也連帶提升,公司與中國車廠、 Tier 1 面板廠皆有合作,包含 OLED 、 Mini LED 等技術,讓自家 TCON 產品有望在未來打進車廠,增加中長期營運動能。
後裝相關
車用市場需求旺,不僅是在前裝市場,後裝市場今年的成長幅度也相當大,業內人士分析,可能因車用晶片短缺造成新車產出減少,消費需求轉向舊車設備升級為主要因素。
凌陽在車用市場也布局許久,產品以資訊娛樂系統為主,約佔營收 45% 左右。用於手機連接到汽車系統,另外則是在環景偵測、盲點偵測的應用,今年凌陽也將 ADAS 結合資訊娛樂系統,市場需求暢旺。據了解,目前凌陽業務前裝市場的營收佔比約 4 成、後裝約佔 6 成。
偉詮電車用產品除了在電源端之外,也鎖定 ADAS 商機,在鏡頭加入盲區偵測(BSD)、車道偏移(LDW)、移動物偵測(MOD)等功能,加上代理銷售產品線當中,日本 Rohm 的電子零組件為主,應用面也含蓋車用產品,對於車用的布局也陸續擴大。
設計服務與 IP
除了晶片設計廠商直接開案設計車用相關周邊晶片之外,設計服務與 IP 廠商也受惠於車用市場的積極需求,而有不少客戶的開發案持續貢獻。像是智原就有客戶產品是用於車用內裝的顯示產品,生命週期長、需求相對穩健。
另外, M31 今年的車用相關產品的開發案也成長許多,包含 ADAS 、資訊娛樂系統等,也有部分開案今年進入量產,粗估今年車用相關營收將超過 1 成貢獻,較去年 5% 明顯成長。
整體來說,台灣晶片設計廠商目前車用相關產品的營收佔比儘管不高,主要車用晶片仍被國際大廠把持,且車用晶片也因牽涉到安全相關,因此多須通過種種的驗證、開發時間較長。
但也因生命週期長、訂單能見度相對明確,比起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掌握度高,因此台廠仍相當積極布局車用周邊晶片,大多從後裝到前裝都有所涉獵,儘管並非爆發性成長,但也將細水長流逐步發酵貢獻,也是明年營運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責任編輯:蜜雅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傳馬來西亞半導體封測廠關閉 車用晶片供應受創
- 晶圓代工廠趕工中!今年車用 MCU 銷量預估成長 23%
- 讓 iPhone 變成全面車用遙控!彭博社:蘋果正在秘密汽車計畫 IronHeart
- 保時捷 CEO:晶片缺貨「非常嚴重」!影響營運達「數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