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百科是這麼定義元宇宙(Metaverse)的:
這個詞是尼爾・史蒂芬森在 1992 年的科幻小說《潰雪》中創造的,其中人類作為化身,在一個使用現實世界模擬的三維虛擬空間中與彼此進行交互。
你也許會說:「元宇宙不過就是行銷話術,離現實還很遠。」20 年前,你可能不相信人類會移民火星,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正逐步將它實現,預計要在 2026 年將人類送上火星。你可能又會說:「2004 年,我就在玩多人線上遊戲了。用分身在虛擬世界與其它人互動,這不早就是『元宇宙』了嗎?」但「元宇宙」絕對不是用分身玩遊戲、社交、工作、購物這麼簡單,雖然「元宇宙」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我認為「元宇宙」應該要有以下特點:
元宇宙的 4 個特點
- 去中心化:元宇宙必須「去中心化」,不會有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所有人都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進入元宇宙,建立自己的分身及應用。
- 永續存在:元宇宙必須永續存在,不會因為任何公司倒閉而受影響。就像現在的 Internet ,具有標準的 TCP/IP 等協定,不會因為任何網站關閉而受影響。
- 與現實相連的經濟系統:元宇宙必須有自已的經濟系統,而且與現實的經濟系統相連。你可以在元宇宙工作賺錢與消費,而你賺的錢也可以直接匯到你真實世界的銀行或電子錢包。
- 絕佳的沉浸式體驗:元宇宙必須有可以讓人沉浸的絕佳體驗。如果要讓多數的人願意進入元宇宙,那麼這個入口,無論是 APP、VR、 AR、 MR 都必須提供足夠好的使用者界面及「真假難辨」的體驗。
全球科技巨頭爭相投入,預估投資數兆美金

臉書 : 創辦人祖克伯在 2021 財報會議上說 :「如果我們做得夠好,5 年後,我們將從一家社群媒體公司,變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並宣布現任 AR/VR 領導人 Andrew Bosworth 成為技術長,為元宇宙打造基礎。
蘋果 : 蘋果 CEO 庫克接受《時代週刊》專訪時說:「我們不用『元宇宙』」這個詞,就是 AR。」有消息表示蘋果 VR 已攜手台積電轉入試產階段,並將於 2022 年發布。
微軟:微軟 CEO 薩提亞・納德拉在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宣佈「微軟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微軟 MR 頭戴裝置 HoloLens今年還獲得美軍 219 億美元訂單。
NVIDIA : 創辦人黃仁勳在 Computex 2021 說 : 「我們正處在『元宇宙』的風口浪尖上。這就是我們發明 Nvidia Omniverse 的原因。幾乎結合了 Nvidia 有史以來的所有工作。」
騰訊 : 創辦人馬化騰說:「移動互聯網 10 年的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他口中的「全真互聯網」其實就是「元宇宙」。
Roblox : 遊戲平台 Roblox 是第一個將元宇宙寫進上市說明書的公司,今年 3 月上市後,市值已超過 400 億美金 (鴻海市值約 500 億美金)。很難想像只有 1,200 多人的公司,市值已經逼近員工超過百萬的鴻海。
元宇宙即將翻轉世界,如何掌握龐大的商機?
Epic Games 執行長斯維尼說:「『元宇宙』不會出自哪一個產業巨頭,而是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共同創作的結晶。」你可以從以下 3 個角度參與元宇宙的龐大商機:
- 投資者 :你可以關注具發展性的元宇宙概念股,或是有機會成為未來元宇宙經濟系統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或是 Cardano 艾達幣。
- 創作者:你可以考慮在「元宇宙」銷售你的作品。NFT (非同質化貨幣) 光 2021 年 2 月交易額就高達 2 億美元,數位藝術家 Beeple 一幅數位畫《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便以 NFT 形式賣出約新台幣 19 億元的天價,成為售價第 3 高的在世藝術家作品。
- 硬體製造商及網路運營商 :雖然數位世界會愈來愈大,愈來愈重要,但終究還是需要現實世界的硬體、網路來支援,包含 CPU、GPU、Storage 等,也會帶動硬體產業及 5G 的成長。
元宇宙會是翻身的絕佳機會?
《魷魚遊戲》已經成為 Netflix 影史觀看次數最多的影集!它描繪「比死亡遊戲還像地獄」的現實社會,引起全球共鳴。富人錢滾錢,創造更多財富,而窮人似乎只能在泥濘打滾,永無翻身機會。《魷魚遊戲》的第二關「椪糖」— 玩家需要在椪糖中切割出指定的形狀,但有的人拿到的圖案簡單,有的人複雜,你以為是公平的遊戲,其實原本就是不公的。資本主義強調公平競爭,但早已有人「駭入」遊戲,即使你再怎麼努力,也永遠拼不過早拿到「生命樂透」的人。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般人難道就沒有機會可以重新洗牌了嗎?
印度是種姓國家,低種性的人只能從事最低賤的職業,拿著最少的工資,這種人在印度超過兩億,占印度全人口的 1/7。如果在元宇宙,他們就可以完全擺脫束縛,以全新的身份,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展開人生。比如印度就有個 13 歲的高中生,因為疫情停課,他便在線上學習區塊鏈,然後就開始在網路上開發應用 — 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他現在掌管了大約 700 萬美金的加密貨幣。
隨著區塊鏈、智能合約、虛擬貨幣、 NFT 、IPFS 、VR、AR 等技術逐漸成熟,我認為問題不是「元宇宙會不會發生?」而是 —
「元宇宙何時會突破『臨界質量』,像 Internet、智慧手機般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以為在元宇宙會有一個公平的『第二人生』,但會不會又被駭入?只是一場夢?」
「這是綠洲,唯一的限制是你自己的想像力!」— 《一級玩家》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傳臉書欲更名,重新定位企業目標:逐鹿元宇宙發展
- 【Kylat Tech】Metaverse 元宇宙到底在紅什麼?在線上展開的新生活
- 【塞掐 Side Chat】EP 28|元宇宙?魅他域?Metaverse 模糊虛實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