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當台灣的羅賓漢「結富濟平」,好好證券推新商業模式讓小資族「心暖暖」

現在在台灣要支付買房、買車、成家、育兒等開銷,只有工作薪水真的夠嗎?如果沒有一個富爸爸或遇到可以讓你不用努力的阿姨,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投資可以當作第二份薪水,但有些人會認為投資有各種風險,例如:傳統銀行的申贖手續費太高、資金門檻、國外的網上交易平台有安全疑慮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 Fintech 新創好好證券結合人工智慧(AI)、新型態的基金交易模式、先買後付等機制,和結富濟平的理念,推出充滿「溫度」的投資服務。
新冠疫情對經濟最大的改變就是,實體經濟加速向數位經濟轉型,這刺激了無接觸商業模式成長,金融機構在數位存款、支付、貸款和理財等業務上加速數位化服務,也提供了科技公司跨足金融產業的機會。
根據 FT Partners Research 的統計,在 2020 年,金融科技(FinTech)併購的金額高達 2,764 億美元,超過 2019 年的 2,340 億美元。金融機構和科技新創公司都積極投資大數據、資訊安全、API 服務。中國的京東金融、小米新網銀行;印度的數位支付龍頭 Paytm;新加坡的 Grab;越南的 MOMO 等金融科技的獨角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台灣卻尚未出現,好好證券期望結合科技、創新、理念成為台灣第一隻 FinTech 獨角獸。
好好證券在經過 18 個月的金融監理沙盒中成功創造新穎的交易模式,就是「基金交換」,傳統上基金的申購與贖回都會產生時間差,而且未必是當初欲交易的價位,好好證券除了提供傳統的基金申贖外,另首創基金的次級交易市場,用戶與用戶之間可經由媒合,確認淨值日、金額、單位數等交易條件,以「現金換基金」或「基金換基金」,交易確認後,資金入帳速度只要約兩秒鐘,兼具效率與透明度。
此外,好好為了讓客戶的利益跟自己綁在一起,在手續費上採取「先買後付」的模式,而且當贖回時,若投資報酬率是負的,就不用付 0.3% 的手續費,只有在客戶賺錢時,好好才能有獲利。
好好證券的董事長楊少銘表示,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結合富人的力量協助一般大眾,所以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享有申購與贖回基金都免手續費的優惠,等到這些 Z 世代的用戶超過 30 歲,投資也賺到錢時,他們也會記得當時接受過的好處,因此在投資獲利後,也樂於支付手續費,幫助下一世代的年輕投資人。楊少銘期望這種「結富濟平」的商業模式能兼顧公益與獲利,形成良性循環。
有些投資人會擔心網路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在碰到「黑天鵝事件」時,公司是否有制度能保障客戶的資金,對此,楊少銘表示,好好證券是業界唯一提供三重安全保障的券商,包括集保中心管理基金受益憑證、交割款都由銀行信託保管,而且還取得國際 ISO 27001 資訊安全認證,讓投資人放心。
客製化的介面,能透過 AI、大數據,分析客戶的喜好,讓每位投資人打開網頁時,就會自動跳出適合自己的基金商品,幫助客戶節省尋找標的的時間,同時也提供用戶所需的市場資訊彙整服務。
FinTech 已成為世界主流,好好證券期許成為台灣的 Robinhood,提供低成本的線上一站式基金交易平台服務,用行動實現富人幫助平民的正向循環。楊少銘認為,儘早開始投資,利用複利效應,才能累積財富,好好證券提供了具備安全、效率、透明度與低成本的交易平台,要讓投資人感受到「投資,本該如此簡單」。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