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d 硬塞】為什麼 007 詹姆斯・龐德在電影裡不是拿 iPhone 手機?

最新《007:生死交戰》裡龐德用上一台 Nokia 手機,雖然是個奇怪的選擇,但 Apple 的手機也沒有比較好。
評論
AP_19250809952414.jpg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評論

原文來自 Wired《Why James Bond Doesn’t Use an iPhone》,作者 Adam Speight。台灣康泰納仕集團授權提供,由 Amber Peng 翻譯並經 INSIDE 編審。

《007:生死交戰》上映了,龐德的粉絲都很期待他能使用各樣神奇的裝置拯救世界,但是他真的使用了最尖端的科技嗎?我們認為沒有,雷射拍立得相機?有人要用這個嗎?

在討論真正的間諜會使用的裝備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龐德在這部睽違已久的電影中使用了什麼道具吧。

因為疫情關係,電影延期了好久才上映,所以電影裡出現的手機有 2000 年推出的 Nokia 3310、 2019 九月的 Nokia 7.2, 和 2020 十月的 Nokia 8.3 5G。

Nokia 在去年第四季手機市占率只有 0.7%,但先不談龐德跟 Nokia 這令人跌破眼鏡的組合, 老舊的手機和過時的科技要怎麼幫助主角打敗壞人?這聽起來就有問題。

Immersive Labs 是一個資安技術與訓練平台,其創辦人和 CEO 詹姆斯・海德利(James Hadley,他也曾任職於英國通訊總部)對於龐德過時手機選擇這麼解釋:「假如龐德使用舊款安卓手機,他得先確保 Q 先生有升級作業系統,以免手機出現新軟體的漏洞。」

海德利認為舊手機也有些優點,只是不適合現代特務使用,他指出:「有些人還是喜歡用『智障型手機』,因為以前的手機不用軟體,也就比較安全,但是如果龐德真的使用了智障型手機,他甚至不行上網,連這最基本的功能都不能用。」(編註:這段 Wired 原文就是使用 dumb phones 一詞,而不是功能型手機 feature phone)

因此使用舊款手機的一大好處在於避免系統漏洞。海德利開玩笑地說,希望 Q 先生不要只是一位手榴彈鋼筆的專家,對現代的資安漏洞也要有所了解。

曾是一位警察,現在則是資安公司 Eset 網路安全專家的傑克・墨爾(Jake Moore)表示:「其實舊款手機的資安漏洞還比較大,但在限制使用者權限和正確的系統設定的前提下,它能有效地反跟蹤、反監控,因此就能彌補本身作業系統的缺陷。」

假如龐德真的使用了最新科技,我是說最新最新最新的科技,又會怎樣呢?老實說,和丹尼爾·克雷格合作過的另一位導演,也就是執導《峰迴路轉》的雷恩・強森表示,如果和 Apple 的合作有談成的話,也許龐德真的會使用 iPhone。強森曾在一段《浮華世界》的訪問中提到,Apple 不准電影裡的反派使用他們最新也最好的產品。

但是 iPhone 對於 007 來說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墨爾指出:「龐德的手機一定要無法被追蹤、監控、竊聽,還要能虛擬定位。但是 iPhone 不管如何設定,都無法 100% 的反追蹤。iPhone 對於普通人來說算是非常安全,但是因為飛馬這種時不時出現的間諜軟體,沒有一位間諜可以安全自在的使用 iPhone。」

飛馬是以色列科技公司 NSO 開發的間諜軟體,它可以複製 iPhone 上的訊息、錄音、也可以存取相機權限。Apple 雖已試圖修復系統漏洞,但許多人認為飛馬早就透過這些漏洞取得許多資料了。

墨爾表示:「假如龐德用的是 iPhone,對手一定會用飛馬對付他。雖然 iPhone 可以拍出很精彩的爆破場景或是飛車追逐的照片,但是下載大使館資料或是秘密入侵系統等行為都只能由專家團隊在安全的網路和鎖定的終端機上操作。」

但是,飛馬並非唯一的問題,近期一份「爆炸性的」間諜軟體報告研究了資安專家列出的 iOS 潛在問題。該報告指出,Apple 的封閉性系統讓產品本身無法使用監控軟體和進一步找出系統漏洞。

也就是說,兩年的 Nokia 機不用考慮了,最新的 iPhone 也是。龐德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就是使用資安科技,但資安範圍不僅止於裝備。

海德利簡單地說明了真實特務如何應對資安問題:「唯一百分百安全的方法就是完全不使用任何科技。騎腳踏車把手寫信送到收件人手上已被證實是最安全的方法,基於這個理由,我認為龐德對科技的懷疑是合理的,因為任何數位的東西可能被駭、被追蹤、被監控。就算是 Q 先生認證過的設備,只要連上網路就有風險。」

海德利表示:「架設假的手機基地台並不難,如此一來敵方就可以成為所謂的『中間人』以竊取傳送中的資料。假如龐德在國家境內,那麼基礎建設級別的大量資料就可能被取得和分析。因此,跟資安有關的事情一樣,他必須衡量風險,並決定要不要使用手機。」

從現實面來看,海德利認為握有機密資料的人可以用兩大方法來保護自己。首先他必須確保所有軟體都更新到最新版,第二則是防範社交工程的攻擊。海德利指出:「重點在於對所有要你做動作的電子通訊方式持懷疑的態度。」

假如真的要用上手機,手機內的重要資料越少越好。墨爾表示:「刪除軟體和客製自動銷毀訊息的 App 可以減少手機資料的風險。但是保護隱私最好的方法還是把訊息加密。」

海德利指出:「一個情報技巧就是避免用主流手機來傳送或接收機密訊息,因為硬體、作業系統、程式或甚至網路都可能存在漏洞。有些較安全的手機提供網路連線和手機硬體的緊急開關,也能讓使用者選擇作業系統,不過如我所說,任何東西都可能被駭。」

對於握有機密訊息的人而言,他們其實也有一些安全的手機選擇。墨爾認為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是最好的,因為「使用者能細緻地控制作業系統和功能。」

許多國家領導人似乎也這樣認為。《衛報》於 2013 就報導了幾位國家領導人使用的手機型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用過 iPhone 5 和幾款加密手機,如黑莓機以及 HTC。普丁不使用手機,因為他正進行極簡主義。前法國總統歐蘭德和薩科吉選擇了 Teorem 安全手機,這是一款大型加密裝置,光是打個電話就至少要花 30 秒才能連接到對方。而德國總理梅克爾於 2013 年拿的是 Nokia 6260 Slide 的手機──所以丹尼爾・克雷格的選擇可能還不是最糟的吧。

專做加密 USB 的公司 NitroKey 認為他們可以提供適合國家領導人和特務的手機,類似現代版的 Teorem 手機-NitroPhone 1。NitroPhone 1 跟 Pixel 4a 很像,差別在於前者使用了一個叫做 GrapheneOS 的作業系統,這是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職員愛德華・史諾登推薦的系統,它的安全性和隱密性很優秀。

NitroPhone 1 不使用 Google 的服務,但也能提供加密、緊急開關、打亂 PIN 碼、移除麥克風跟感應器的服務,但是要加 250 歐元(也是史諾登建議的)。GrapheneOS 保護隱私和安全性的技術主要是使用 App 沙盒設立邊界以避開漏洞,但是又不會大幅影響到使用者經驗。

但是 NitroPhone 1 的弊病在於,移除麥克風跟感應器之後,它的價格竟比 Google Pixel 4a 還貴上一倍,這是明目張膽的漲價,因為 GrapheneOS 可以免費下載到 Pixel 4a 或任何的安卓手機上。考量到 Pixel 4a 已經推出一段時間,而 GrapheneOS 更新和 bug 修復只有保障兩年,也就是說該款手機不適合機密資料必須保存到 2023 年以後的人。而且 NitroPhone 1 也不是什麼特別手機,其他像是海德利推薦的 Purism Librem 5,以及 BlackPhone 2 都有類似的功能。

海德利指出,如果使用者 (例如龐德)無法遵守任何裝置和軟體的操作指南, 任何建議都沒有用。他認為:「就算你有最尖端的人工智慧電子裝置、加密技術、量子電腦,但是電腦、網路知識卻不足,這一切都沒有意義,所以最厲害的特務必須要有最厲害的資安知識,否則沒有一個任務會成功。」

責任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學無止境、轉型無終點,大新書局藉 Google Cloud 打造變化不止的語言學習風景

大新書局一直致力於語言學習類圖書的出版,也隨著時代進步積極發展電商平台,提供更多元的語言學習資源。除了導入 Google Cloud 提升網站效能進而縮短讀者等待時間,未來還計畫導入 Kubernetes 和 AI 服務,持續優化和拓展自身事業。
評論
Photo Credit:Cloud Ace
評論

大新書局自 1960 年成立以來致力於語言學習類圖書出版,透過與台灣日語教育領袖蔡茂豐合作,奠定日語教育出版的地位。隨著時代進步,大新書局不僅將傳統圖書結合智慧點讀筆等工具,更積極發展電商平台開拓銷售管道,與提供「大新影音網」等線上教學平台,為讀者提供更多元的語言學習資源。

面對線上購書新戰場,自營商城掌握行銷關鍵數據

從「大家的日本語」到「完全掌握」系列,每個台灣日語學習者的書櫃裡,幾乎都有幾個位置佇立著大新書局(後簡稱:大新)出版的日語學習或檢定用書,身為歷史悠久的出版社,大新也經歷了書籍販售通路由線下拓展至線上的過程。面對消費者購書習慣轉變,比起等待電商通路提供在線上面對消費者的機會,大新決定化被動為主動,自建商城滿足新型態購書需求,並成功在市場趨勢下締造亮眼的銷售成績。

回顧自行打造商城的契機和持續經營的原因,大新書局資訊部顧問 Henry 說明,除了優異的銷售表現和自營不需被抽成的優勢,最主要是得以「親手掌握會員資料」。他進一步透露,因為手握商城網站數據,所以「行銷團隊可拿 SQL 資料庫產出的報表進行分析跟銷售」。藉由長年積累的龐大資料洞悉消費者輪廓與需求,以數據驅動行銷策略制定,更精準地滿足使用者需求。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大家的日本語書籍內容

降低延遲與維護成本,以 Google Cloud 共創讀者、書商雙贏

Google 在台灣設立的資料中心於 2013 年底啟用,當時正好是大新嘗試以網路商城開拓線上銷售的時刻,而這座資料中心也成了大新導入 Google Cloud 的決定性因素。Henry 透露網站上線之初用的是台灣本土的雲端服務,但「他們的系統比較不穩,常常三不五時就關機或斷線。」為讓讀者擁有更好的購書體驗,大新藉著改版機會一舉遷移至 Google Cloud 並收穫顯著成效,「以前官網讀取差不多要等 3、4 秒,現在幾乎 1、2 秒就跑出來了。」享有地利之便的資料中心讓延遲的毫秒數大幅降低,讀者購書的等待時間也直接減半。

除了讀者購書體驗獲得改善,站在書商立場的 Henry 也坦言,一般中小企業不可能有心力去控管實體機房的濕溫度和電力,自架商城往往會帶來加重的 IT 負擔,但 Google Cloud 這樣的公有雲服務為他們開啟一扇新大門。他分享 Compute Engine 上可以隨開隨用的 VM 讓工程師能更輕鬆地維運,「(使用 Google Cloud 後)不用像過去在地端機房要處理自家網路環境問題,一切都能委託 Google 處理。」就算運作出現狀況,也能直接連線進 Google Cloud Console 除錯,有效降低管理上的時間和心力。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大新書局網路商城

借力使力更省力!善用工具與服務支持革新及擴展

除了持續優化內部架構與讀者體驗,大新不忘將目光放在未來的嘗試與發展。Henry 分享除了有意導入 Kubernetes,朝向容器化與分散式架構發展,目前因自建商城擁有大量的產品圖片和會員資料,期望進一步嘗試影像分析等 AI 服務。「我相信直接在 Google Cloud 上點服務來用,絕對比我自己研究簡單很多。」 透過 Google Cloud 各項產品點選即可測試使用的特點,無須耗費額外人力研究,在服務擴展上相對擁有很大的彈性。

因此,Henry 也透露未來若專案有擴展計畫也會架在 Google Cloud 上,不排除會增加與 Cloud Ace技術支援上的合作。過去受限於當下規模或技術資源,不少規劃難以立即實現,但借助工具與合作夥伴的支援,大新相信應用槓桿原理也能以有限資源實踐創新與擴張。

挑戰腳步不停歇,持續優化教學資源支持學生跨出舒適圈

從 1960 年成立至今,深耕台灣日語教育超過一甲子的大新未曾停下挑戰自我的腳步。在產品開發上一路從紙本書籍到 CD 、點讀筆及線上影音課程,應用科技提升使用者學習效率;在銷售模式上選擇由線下走至線上,藉由獨立打造商城掌握新時代商機;在業務開展上由日語跨足英語等其他語言,勇於拓展新的語言學習市場;在雲端使用上自本土廠商轉至甫進駐台灣的國外廠商,積極追求使用體驗更佳的服務。60 多年來,秉持著持續開創精神一次次跨出舒適圈,提供使用者更易用、高效的學習資源。

語言學習是引領我們離開舒適圈,走進更廣闊的世界實現心中目標的途徑,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好的工具和學無止境的自我挑戰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也是大新持續提供台灣日語學習者的支持和鞭策自身前進的動力。學無止境,轉型也沒有終點,大新以自身為例時刻提醒著學習者,莫忘語言學習的核心精神,和那份為追求目標而願意邁向新世界的勇氣。

Photo Credit:大新書局

可幫助語言學習的藍牙智慧筆

關於 Cloud Ace
Cloud Ace 為亞洲據點最多的 Google Cloud 合作夥伴,擁有 12 項 Google 專業領域認證與超過 400 張的專業證照, 集團服務過全球超過 500 家企業。如有 Google Cloud 產品導入或客製化專案開發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Mail:marketing@tw.cloud-ace.com
Phone:+886-2-2377-2766
Facebook :Cloud Ace Taiwan
LinkedIn:Cloud Ace Taiwan
YouTube:Cloud Ace Taiwan

本文章內容由「Cloud Ac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