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世代】探尋古早味:歷史上早期出現,跟油車一爭高下的電動車

對於哪台車是歷史上第一台電動汽車目前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法國工程師 Gustave Trouvé 在 1881 所製造的電動三輪車才稱得上具備現代汽車雛形,是世上第一輛電動汽車;也有人認為,蘇格蘭發明家 Robert Anderson 在 1832-1839 年間所製造的「一次性電池」馬車(因為當時還沒有鉛酸電池)就已經是第一台電動車了。
但不管是哪一台,都比 1886 年由德國工程師 Karl Benz(沒錯,就是那個賓士的創辦人)所發明的第一台汽油車「Benz Patent Motor-Wagen」來得早。
關於「把馬達裝在一台有輪子的車,還可以跑」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 1828 年,大家公認的「直流發電機之父」匈牙利物理學家 Ányos Jedlik 當時製造了一台電磁旋轉裝置,它具備定子、轉子跟整流子,已經可以說是一台直流發電機了。但是除了拿來教學之外,Ányos Jedlik 當時還不知道這個裝置可以拿來做什麼,於是試著把它裝在有輪子的小模型車上,然後看著它跑來跑去。如果不講上路的話,這的確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動車啦!

到了 1837 年,另一位蘇格蘭發明家 Robert Davidson 開始試著把鋅酸電池裝在火車上,在 1837 年發明了第一台電動火車(更正式的名稱叫電力機車,electric locomotive),然後又在 1841 年在愛丁堡皇家學會的展覽會上展出了新型機,這台電動火車有 7 噸重,可以以時速 4 英里的速度行駛 1.5 英里,還拉得動 6 噸的貨物。這台車當時還引發了一陣騷動,有蒸汽火車的工人認為電動火車會讓他們丟飯碗!所以還真動手破壞了這台車。
但真正要讓電動車變得可行,還是要等到 1859 年法國物理學家 Gaston Planté 發明了世上第一個可以重複充放電的鉛酸蓄電池,才能讓電動車擺脫「用一次就得換電池」的處境。後來隨著後人改進鉛酸蓄電池容量,上面所提到的 Gustave Trouvé 把西門子生產的小型發電機串聯電池,再把這套裝置裝在英國 James Starley 的三輪車上,成功在巴黎市區把這台車開在路上。

1884 年,推動倫敦地鐵電氣化的英國發明家 Thomas Parker 也成功製造出了第一台量產型四輪電動汽車,當時他就認為倫敦的空氣污染很嚴重,如果大家都大量採用這種不會冒煙的交通工具,那就能改善空氣品質。(是不是覺得跟現在沒兩樣呢?)

1890 到 1910 之間可說是電動汽車、汽油車(還有蒸汽)互別苗頭的時代,美國人 Pedro Salom、Henry G. Morris 在1894 年開始販售了他們的電動汽車「Electrobat」,然後不斷採用像充氣輪胎等新的材料推出新車,到了 1896 年,甚至他們還拿新款 Electrobat 跟油車 Duryea 比了許多場賽車並拿下勝利。

跟當時的汽油車相比,電動車沒有跟引擎一樣的振動、噪音以及廢氣,而且還不用換檔,所以受到不少人歡迎,像是 1897 年英國人 Walter Bersey 在倫敦成立了第一隻電動車出租車隊,讓電動車搖身一變變成出租車隊的主力用車。在美國,Pedro Salom、Henry G. Morris 也把公司賣給 Exide 的前身 EVC,一口氣在數年內於紐約成立了擁有 600 多輛電動出租車的龐大車隊,當時他們甚至還設有電池交換站來幫車換電!

電動車的科技發展也是在這 20 年內獲得了重大進步,像世界上第一台時速破 100 公里的,就是電動車。比利時發明家兼賽車手 Camille Jenatzy 在 1899 年發明了一台子彈狀的電動車 La Jamais Contente ,這台車車體由輕量化鋁合金打造,馬達功率可達 25 kW、67 匹馬力,還使用了米其林輪胎。Camille Jenatzy 用這台車在 1899 年 4 月 29 日飆出了 105.88 公里,成為世上第一個駕駛汽車時速突破 100 公里的人。

電動車在 1900 年代達到了最高鋒,特別在美國由於電力逐漸普及化,讓許多家庭更願意接受電動車,根據統計,1912 年 40% 的汽車是蒸汽動力,而電動車跟蒸汽車幾乎不相上下有 38%,而汽油車佔了 22% 左右,美國本身也成為當時電動車接受度最高的國家。
但真正讓汽油車打敗電動車的人不是別的國家,正是美國-更正確來說是亨利‧福特與他的福特主義。福特在 1908 年開始製造第一台以大量通用零部件,用大規模流水線組裝的 T 型車(Model T),在這之前無論蒸汽、電動還是汽油任何動力的汽車都是手工組裝品,難以大量生產。T 型車的售價最低只要 850 美元,是當時大多數電動車的一半,當時電動車甚至只換一顆電池就要 600 美元;隨著低價搶市以及不斷透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到了 1923 年福特 T 型車一台只要三百多塊美元,成功讓汽油車從富人專屬奢侈品變得普羅化。加上當時全球石油油田經歷工業化開發,石油變得便宜、方便,是受人矚目的新能源,內燃引擎逐漸取代電動馬達與蒸汽,成為 20 世紀最主流的交通工具驅動能源。

核稿編輯: 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