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lat Tech】Metaverse 元宇宙到底在紅什麼?在線上展開的新生活

當許多科技公司巨擘宣佈他們有計畫要開發出某種「大型虛擬世界」時,「Metaverse」這個詞彙一定會出現在許多相關報導中。這種虛擬世界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目標,在研發完成後又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呢?首先要來解釋一下「Metaverse」的定義。
「Metaverse」這個新興科技詞彙可以拆分成 Meta 以及 Verse,直翻成中文就是「元宇宙」。這個詞其實最早出現在 1992 年由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 撰寫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 當中。在這本小說的故事中,人們都會帶著虛擬實境 (VR) 頭盔,並在一種如遊戲般的科技世界中進行互動。而「Metaverse」主要就是形容這種非實體的世界,而用戶們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虛擬科技進行互動。

舉例來說,「Metaverse」技術可以讓居住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有機會見上一面,一同在虛擬世界中度假,遊玩體育活動,或是一同完成某項目標。連結進入「Metaverse」的玩家們將會全程連線,而他們在現實世界的距離並不會限制彼此之間的互動。
這項技術還能用在什麼地方呢?以目前來說,「Metaverse」的世界主要是透過 VR 或 AR 技術實現。除此之外,各大科技公司在未來仍有可能會持續研發出更多相關科技,藉此不斷改善玩家們在「Metaverse」中的體驗。
而其中一個對於「Metaverse」最感興趣的企業巨擘,當然就是 Facebook 的馬克祖克伯 (Mark Zuckerberg)。他在過去這幾年來都不斷強調這樣的虛擬世界是一種非常符合 Facebook 這種國際大型社群媒體服務的概念。正因為如此,Facebook 近年來也大規模投入在 VR/AR 技術中,甚至收購了 Oculus 這間 VR 公司,並持續研發新的頭帶式裝置產品,承諾將會創造出最具互動性的 VR 體驗。到了今年 7 月,他們也宣布為「Metaverse」相關產品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專門研發團隊。
到了今年,馬克祖克伯也將「Metaverse」形容為「次世代的網路」以及「Facebook 公司的下一個章節」,並表示他的計畫就是要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以及商機」。

除了 Facebook 之外,Google 對於這樣的技術也是趨之若鶩,一直以來都投入在 VR/AR 相關技術工具的研發,並將目標訂為「連結虛擬與真實世界」。其中一項來自 Google 的最新技術就是「Google Lens」,而大部分的 Android 手機都已經支援了這個軟體。這項技術能夠透過相機鏡頭來為用戶們分析畫面上的物件,並利用 Google 搜尋引擎來找出相關資訊。這樣的技術有朝一日也能夠套用在「Metaverse」的頭戴裝置中。另一方面,目前許多消息都暗示了 Apple 也正在研發屬於自己的 AR 智慧型眼鏡,並可能在明年內上市。
就在今年五月,微軟宣布了他們正在研發一系列的「Metaverse 應用程式」,目的是旗下 Azure 雲端平台的商業用途,並提供一項結合了虛擬與實體要素的服務。
除了一些娛樂或商業發展之外,「Metaverse」技術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有前例能夠帶來許多實質上的改變。在 AR 眼鏡裝置的幫助下,用戶們在一座大城市中移動時,能夠隨時看到眼前出現各式各樣的資訊,像是交通、人口或自然環境和當地歷史等。
然而,絕大多數對於「Metaverse」技術的預測都認為這項技術還能有更加深入的發展。像是能讓人們自由前往一些數位化的逼真場景,比如夜店、體育館或山頂等。「Metaverse」中的環境看起來或許會與許多當今熱門的線上電玩遊戲有幾分相似之處,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們能夠在虛擬環境中互動,甚至是花費真實金錢購買數位道具等。
負責為許多公司擔任「Metaverse」顧問的科技專家 Cathy Hackl 在接受法新社的訪談時提到了許多年輕世代的人們更願意為一些虛擬體驗和物件賦予實質的意義。她所舉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一場音樂表演。
「我聽的第一場音樂會是在體育館舉行。但我兒子第一次聽美國饒舌歌手 Lil Nas X 的演唱會則是在《Roblox》遊戲中。」她表示「就算是在《Roblox》中,對他來說也是一場相當逼真的體驗。」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 【塞掐 Side Chat】EP 28|元宇宙?魅他域?Metaverse 模糊虛實界線
- 目標五年後轉型!臉書組建新團隊研究「MetaVerse」概念
- 【AIoT 的智慧未來】虛實整合浪潮下,光禾感知科技想成為 Metaverse 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