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觀點】網路浪潮下的台灣新聞媒體:數位轉型等三大關鍵成未來解方

本文作者爲 Facebook 亞太地區新聞合作夥伴關係總監 Anjali Kapoor。
20 年前,當我剛進入新聞業擔任記者時,媒體圈才剛開始思考科技將如何改變新聞業。當時的我就對新興科技抱持著濃厚的興趣,深知不斷發展的科技將轉化新聞的敘事方式,也感受到數位內容吸引閱聽眾的潛力,讓後來加入平台工作的我,在科技與新聞匯流的交會點,不斷嘗試為新聞媒體開發產品或拓展業務,見證新聞產業的數位轉型。
在台灣,許多新聞媒體積極適應不同時代下閱聽眾習慣的快速變化,Facebook 也不斷思考如何運用科技幫助新聞產業應對網路浪潮下的各種挑戰。有鑑於數位化已成為媒體業的必經之路,永續發展也成為產業發展目標,我也整理三大關鍵,包括加速數位轉型,開創不同的營收來源,以及創造更多優質的新聞內容,一起來探討媒體業如何應對多變的未來。
鼓勵媒體創造多元營收來源,建立永續商業模式
在數位浪潮下,媒體持續接納新科技,將有助於建立多元的營收來源,進而打造永續的商業模式。如何運用新聞內容創造廣告收益也成為產業的課題,因應數位挑戰,媒體可透過利用平台上免費的「即時文章」工具,不僅創造廣告營收、為讀者提供更順暢的閱讀體驗,甚至增加新聞電子報的訂閱數,並提升媒體應用程式的下載量。
許多媒體也主動透過社群分享新聞,擴大接觸更多的閱聽眾,更有不少台灣媒體選擇將新聞影片上傳到社群平台,並運用插播廣告賺取收益,甚至進一步分析觀眾喜好與影片成效,持續調整內容策略,提升廣告營收表現,並維持穩定的觀看數與互動率。
此外,為了協助媒體開發新的營收來源,Facebook「讀者營收計畫」資助台灣在地媒體開展讀者營收模式,與讀者有更直接的互動,也透過平台上的數位工具連結媒體與讀者,協助了解讀者閱讀新聞的需求與習慣,更支持媒體推廣訂閱制。透過多元工具與計畫,助力媒體打造多元營收來源,賦予媒體產業更多可能性。
重視優質新聞內容,培養創新數位敘事力
信任是媒體產業的重要資產,產製優質新聞內容,有助於媒體與讀者建立長久的信任。因此,如何提升新聞內容品質是產業需持續思考的,舉例來說,Facebook 連續 3 年支持卓越新聞獎,並與主辦單位合作增設「新聞敍事創新獎」,今年也特別推出「地方與另類媒體數位培力計畫」,為公共議題發聲的地方或小型媒體提供資金,鼓勵媒體產製優質新聞內容。
不實訊息的傳散會瓦解媒體與閱聽眾之間的信任。Facebook 透過第三方事實查證計畫的夥伴,包含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及 MyGoPen,確保平台上訊息的正確性,遏止不實訊息的傳散;2019 年更與政治大學合作,首次在台灣召開亞太新聞素養會議,促進台灣及國際新聞媒體專家交流。
應對 COVID-19 衝擊,協助媒體加速數位轉型
疫情迫使媒體產業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培養新聞從業人員的數位技能、運用科技調整新聞發布模式成為媒體數位轉型的關鍵。Facebook 為台灣新聞媒體舉辦的數位培訓,過去兩年間已累計超過三千人次參與,踴躍的程度也鼓勵 Facebook 持續積極推廣,協助更多記者與新聞從業人員運用創新的科技與多元的創意,觸及更多讀者。
Facebook 致力於協助台灣與全球的新聞媒體產業成長,我們也持續投入許多資源,未來三年也將投入十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世界各地的新聞業,期望透過更多實用的培訓與資助計畫,助媒體適應數位環境,打造更蓬勃多元的新聞業未來。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