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INSIDE 經授權轉載。
工研院今天宣布,與矽智財(IP)大廠安謀(Arm)合作,共同建構新創 IC 設計平台,協助國際 IC 設計新創落地台灣,並將台灣打造成為亞太半導體生態系中心。
工研院 7 日與 Arm 召開聯合記者會,由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所所長吳志毅與 Arm 台灣總裁曾志光宣布共同建構新創 IC 設計平台。
工研院這次與 Arm 合作,將結合工研院技術、人才等資源和能量,與 Arm 的 IP 優勢,共同為新創事業打造 IC 設計平台。

吳志毅表示, IC 設計新創企業在創業初期,往往因為資金或資源不足,無法取得足夠的 IP 授權,導致創新的設計與構想無法進入產業化階段。
吳志毅指出,藉由工研院與 Arm 的合作,希望能達到 3 項目標。第一是協助國際 IC 設計新創落地台灣,藉由 Arm 全球的網路與資源,協助國外新創團隊在台投資、加速新創生態圈發展。
第二是加速設計、更快導入、更早上市,工研院運用產業資源與經驗進行 IP 轉換,透過工研院南港 IC 設計育成中心場域、智財經驗與創新技術平台,結合 Arm 多樣的矽智財,協力提供新創企業完善的晶片設計等服務。
吳志毅表示,希望協助新創企業快速設計出可滿足下游模組或系統廠所需的利基晶片,並在晶片量產後再支付矽智財使用款項,大幅提升金流運用彈性,協助新創企業跨越障礙,爭取最佳的商品化時程。
第三是希望透過 Arm 全球生態系超過 1000 家技術合作夥伴的鏈結,串接台灣 IC 系統封裝、硬體代工、軟體合作夥伴至最終應用端的生態系,進而逐步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半導體生態系中心。
曾志光表示,協助新創團隊加速落實創新是 Arm 推展技術創新的策略之一, Arm 推出 Arm Flexible Access 新創版以來,迄今全球已有超過 40 個涵蓋物聯網、自駕車、終端裝置 AI 人工智慧與穿戴式醫療裝置的客戶。
曾志光指出,籌資低於 500 萬美元的新創企業加入方案後,將可減省為使用的 IP 逐一進行授權的繁瑣流程,估計平均可加速產品上市時程半年至一年。
曾志光表示, Arm 以 Arm Flexible Access 新創版與工研院合作建構新創 IC 設計平台,可望鏈結雙方龐大的生態系統與資源,為全球新創團隊提供從產品開發到推向市場行銷全球等完整服務,成為新創企業產業化過程中的後盾,進而加速半導體設計與應用發展。
責任編輯:蜜雅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 Nvidia 尋求歐盟反壟斷機構批准 Arm 收購案 歐盟 10 月 13 日裁決期限揭曉
- 【Arm 專欄】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未來是好或壞? 讓 Arm 機器學習專家為你說分明
- Nvidia 坦承收購 Arm 需時恐延長,市場預計獲准機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