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oT的智慧未來】虛實整合浪潮下,光禾感知科技想成為 Metaverse 的入口

部分讀者們,是不是覺得無法親臨台灣科技業一年一度的盛會-COMPUTEX 覺得可惜呢?的確,COMPUTEX 2021 在台灣還處於十分安全的三月,就因國際疫情依舊嚴峻宣布停止實體展覽。
但如果您是眼尖的讀者,卻能發現今年 COMPUTEX 卻多了「COMPUTEX Virtual」線上 3D 展區,其 3D 建模不僅有虛擬接待人員,各種展示背板、DM 也活靈活現,就如親身走進會場一樣有 fu;不僅如此,去年的數位時代 Meet Taipei、今年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都採用了一樣的 3D 建模來打造深入其境的虛擬展會。
這些數位展會的背後推手就是創立於 2017 年,在 2019 年曾被《日經 Business》入選為「尋找十年後 Google、改變世界 100 家公司」其中之一的台灣新創-光禾感知科技。INISDE 這次採訪到創辦人兼執行長王友光,來跟我們聊聊他們是怎麼做出如虛擬展會、智慧球場、線上博物館等精彩作品,以及未來如何透過 IoT打造虛擬融合世界「Metaverse」入口的願景。
從 VBIP 走到 LaaS
在創業初期,光禾感知的核心技術是室內導航定位 VBIP(Vision Based Indoor Positioning),這是一項整合電腦視覺、環境磁場,再搭配低功耗藍牙或是各種 IoT 感應器裝置加以整合的技術,讓可讓原本無法接收 GPS 訊號的室內場域在短時間內建立起高效、可多元應用的環境地圖資料。
創業頭兩年,他們就以這項科技獲得桃園機場、泰國 BTS 鐵道青睞,為他們打造 3D AR 導航、導購服務。不過王友光解釋,幾年前 VBIP 還是相當尖端的技術,但到了現在已經是相當成熟、廣泛的科技,同時也被包括光禾感知在內的許多廠商跟其他科技組合成不同的服務與產品。
而光禾感知想做的,是以 VBIP 為核心,將整套服務塑造成 LaaS(場域即服務,Location as a Service)的概念。乍聽起來有點模糊,但王友光拿他們的成名作之一「智慧球場」舉例:
「你有看過投手投球九宮格那個畫面吧?轉播畫面跟真正好球帶會有一點偏差,但我們的 AI 電子好球帶是用高速攝影機捕捉視覺,再用 AI 演算法將球路即時演算出來,那是最基本的運用之一;但我們提供的智慧球場 Total Solution 還包括了智慧入場、票券預訂整合、AR 公仔、即時轉播,都是我們所提供的一站式智慧體驗,這些系統背後都有用到定位的概念。」
「這些功能如果只單獨推出導航或 AR 遊戲 APP,那是沒有人要下載的;但如果 APP 功能可以涵蓋整場球賽就不一樣了。」王友光解釋,例如觀眾用 APP 票券入場之後,就可以馬上再用手機找到座位,同時還能訂餐;比賽進行時,還可以一邊看球、一邊用手機猜投手下一球球路,然後透過 AR 互動功能收集球員公仔。這些功能所收集的數據都能成為球隊管理方的重要資料,讓他們知道觀眾喜好來優化球場服務。
把整套 LaaS 用在展覽、博物館場域也是類似的概念,一旦這些室內空間有 IP CAM 與其他 sensor,就能描繪場館的數位地圖並進行熱點分析,了解每個單位面積的使用狀況,並動態調整動線提升觀展品質,同時搭配使用者手機做更多的互動導覽功能。
會是 Metaverse 的入口嗎?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紛紛讓實體展覽轉往線上。但王友光說光禾感知原本就是擅長虛實整合的廠商,不只懂實體世界也懂 XR,在疫情之前自己對線上展會就有一套完整的想法;疫情爆發不久日本廠商隨即找上門來,經過四個多月時間共同討論,總共針對虛擬展覽開發出一千多組開發要件。
透過這個經驗,光禾感知把全 3D 展覽的技術打磨地更加完善,推出「OEXPO 智慧展覽系統」,後來陸陸續續在去年跟微軟、數位時代合作舉辦全虛擬環境的線上展覽,然後延續到今年幫助 Computex、國際工具機展策展。
做過一年多的線上策展工作,王友光觀察未來至少三、五年內,同時線上、線下並行 OMO 的展覽方式還會是主流,而且 OMO 很可能隨著 Metaverse 概念被許多大廠推動,「策展」本身會朝向更有機、更多元的方向進化。
怎麼說呢?很多人認為 Metaverse 不是只有全 3D 的虛擬世界,而是跨越實體、虛擬世界,互相流動成為一個成熟、有機的經濟體。「Metaverse 現在有點像比爾・蓋茲在 1995 年被問到網路能做什麼,他說『可以隨時隨地聽棒球比賽』但當時很多人聽不懂一樣。」王友光說,
這個概念有點像《一級玩家》或是《夏日大作戰》所塑造的世界觀,但離現在的我們有點遙遠:不過王友光說光禾感知的 OEXPO 智慧展覽系統,就能帶大家很具體地想像 Metaverse 這一、兩年會怎麼發展。
「比如說我們要辦一個線上、線下同時舉辦的 OMO 展覽好了,我們現在線上有攤位生成系統,還準備把它 SaaS 化,廠商付個一兩千塊、上傳你想要的圖檔、文字多媒體素材,你就能在 3D 世界有一個攤位。」王友光介紹,線下部分他們就會在現實展場裡用 IoT 裝置打造智慧展覽機,線下攤位不夠大、不夠 fancy 的話,馬上就讓虛擬攤位可以變成現實展場的擴充。

這個概念要實現,不只需要 Wi-Fi、藍牙、Beacon,甚至還要出動各種感應器、IoT 裝置蒐集到的資訊,透過這些資料透過 3D 重建技術快速建立虛擬世界,而這正是一開始講到光禾感知的 VBIP 技術核心。
「Metaverse 有虛擬空間但也有真實世界,重點是人可以自由在這兩者間穿梭獲得新的體驗,到時,人、機器、環境這個三角形彼此的界線會越來越模糊;光禾感知想做的,就是從 B2B 領域中找到 Metaverse 的入口。」王友光說著。
產官學跨界交鋒!一次看懂AIoT+數位轉型大商機
2021 INSIDE未來日 AIoT智慧未來 產業轉型最佳解方|免費線上論壇 歡迎取票!
- 活動時間:9/24(五)9:00-17:00
- 立即取票請點我:Accupass售票平台
- 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活動網站
核稿編輯:Mi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