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其名,今天台灣第一間鑽研餐飲科技 VC 兼加速器「扶田資本」舉辦了全以餐飲科技為題的新創 Demo Day,總共有 6 間飲食新創進行 Pitch 發表,分別為以下:
菜蟲農食(智慧供應鏈)

INSIDE 也曾報導過的菜蟲農食介紹,他們是試圖用用網路與科技永續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實現「從產地到餐桌」理念的新創。由於台灣的農產生產跟需求之間有巨大落差,缺乏有效的溝通,造成台灣每年有 300 萬的食物被浪費。
目前在他們有菜蟲農食、鄰家鮮生兩個品牌分別經營 B2B、B2C 通路,目前已經與 600 家的餐飲業合作。他們計畫 2022 Q3 進入越南胡志明、隨後進入馬來西亞、新加坡。
三食櫃 3 SQUARE (雲端廚房)

三食櫃 3 SQUARE 是雲端廚房,和 Just Kitchen 的商業模式有一點點差異在於,三食櫃的商業模式還多增一點「幫助個體戶開雲端餐廳」的空間,供應一站式的烹調空間以及後續相對應的外帶、外送與數位服務,讓加盟商進駐。
三食櫃強調他們的菜單與原料都經過精心設計,試圖用最精簡的食材組合跟成本創造最大產值,因此打出「六坪廚房就能經營六個品牌,產生六個品牌的營業額」的口號,
三禘券鏈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T GDS Technology Inc (金融科技)

3T GDS 嚴格說起來是金融科技新創,他們主要致力於將飯店民宿業者串接至 OTA 平台,並把旅宿餐飲、生活娛樂的票卷數位化後串接跨國電商、旅遊通路平台銷售,從中幫助商家解決匯差、跨境清算等問題。
點點全球/ 快一點智慧餐飲開店+(智慧點餐平台)

點點全球是大部分團隊成員來自廣達、致力於線上點餐的新創,可以透過 LINE 或 web 線上點餐再搭配出單機,可以支援各種行動支付,也已經跟包括 ubereats、foodpanda 連結。
他們合作的餐廳超過 6000 家,從一開始的早餐店、鹹酥雞到現在已經跟許多大品牌餐廳合作,目前為止累積網站交易金額已達 5.7 億。
串串新零售雲 KABOB CREATIVE (餐飲零售智能軟體)

串串是來自香港的整體型智慧解決方案服務商,他們的服務範圍包括了門市營運、行銷自動化、創意自動化人員管理等。
其中之一服務 Loor ,針對大型餐飲門市有許多電子看板,他們可以提供統一且方便編輯圖片、文字的後台,讓餐廳迅速管理電子看板、螢幕。
另外,他們也有透過視覺辨識管理店內人流,或是訂位較好的服務。目前已服務超過 400 個以上的連鎖品牌,管理超過 70,000 台設備。
Yo-Kai Express (餐飲自動化)

Yo-Kai 是熟食自動販賣機新創,2016 年於矽谷創立,他們的食譜是由米其林一星廚師所規劃,其冷凍與加熱系統具有獨特專利,當消費者點餐後,約 45-1 分鐘就能享用加熱後的餐點。Yo-Kai 目前已經被特斯拉、SpaceX 採用,現以美國市場為主,之後將拓展業務至日本及台灣。(筆者曾在 N24 台北方舟吃過。)
這次 Demo Day 還邀請了印度紅衫資本 Sequoia Capital India、SOSV,以及矽谷的 Scrum Ventures 以線上論壇探討全球餐飲科技投資議題。
印度紅衫資本的 Rohit Agarwal 指出,疫情正在嚴重衝擊餐飲業,不只實體餐廳正在被迫努力轉型,消費者的行為也受到重大改變,一次購買大量餐點、食材瞬間變成主流。
另外,「餐飲科技化」之所以能在現在成為餐飲業顯學之一,是因為這些科技可以非常有效的幫助業界進行規模化。他特別提到新加坡 SaaS 新創很多時候在設計產品與服務時,就會同時間兼顧印尼、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小賣家的市場需求創造巨大商機,值得台灣借鏡。
SOSV 的 William Bao Bean 則指出,北美餐飲市場越來越重視以人造肉為首的替代性蛋白質,因此相關新創估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另外,他也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在地外送新創」這些在地新創正在試圖進攻全球外送龍頭品牌,把這些外送龍頭品牌抽走的利潤以其他的方式還給餐廳。
但他提醒台灣餐飲新創:餐飲業是非常需要在地話的產業,在台灣提出的解決方案絕對會跟印度的需求差很多,所以失敗率一定很高,新創必須要有不斷試錯的決心。
Scrum Ventures 的早嶋諒則指出,日本受到疫情引響,實體餐飲業影響慘重,但也讓日本的餐飲科技發展瞬間加速,讓越來越多日本餐飲大企業開始跟早期新創公司合作;但在人才媒合上,餐飲加速器仍需努力說服工程師等人才餐飲科技新創是值得加入的領域。
扶田資本由飲食雜誌 NOM Magazine 創辦人陳瑞弦、連鎖餐飲展店顧問林剛羽、連續創業家王心怡三位所創辦,是專注於扶持餐飲科技領域如雲端廚房、自動化機器、智慧供應鏈、永續農業、硬體與軟體服務等的加速器與創投。目前扶田資本所協助的新創目前總募資金額已達 1600 萬,合體估值達 1 億美金。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