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稱「新創雙板」的證交所台灣創新板(以下簡稱創新板)以及櫃買中心戰略新板,在今天 2021 年 7 月 20 日正式開板,戰略新板預計在 7 月 26 日由東研信超公司首家掛牌。
為配合國發會以創新驅動經濟的目標,台灣證交所和櫃買中心參考倫敦 AIM、新加坡凱利板、香港創業板、韓國 KONEX 等,協助成長、創新型企業在主板之外另外設立的板塊,並且從去年開始針對轉列一般板年限、上市量化條件、承銷方式等議題,邀請證券承銷商、會計師、創投業者、專家學者溝通,為新創企業與投資人規劃了新制,來促進資金活絡。
什麼是創新板?
創新板是台灣證交所特地規劃出來,供新創掛牌上市、上櫃的板塊。主要差異在於證交所一般板通常會考量資本,科技業必須達到 3 億元以上、一般公司 6 億元以上,且營收有必須無虧損等要求;而考量新創事業在國際上則通常在開創前期大量虧損,投資人則著眼其成長性,以估值來衡量而非營收,因此新創板也改以市值+營收+營運資金來作為標準,並且簡化上市流程以符合新創快速成長的需求節奏。
創新板詳細標準如下:
- 市值+營收+營運資金(針對有營收但產銷尚未達到規模經濟者):市值不低於新台幣 15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新台幣 1.5 億元,申請公司需證明有足供上市掛牌後 12 個月之營運資金。
- 生技醫療類,市值+產品測試+營運資金:上市產業類別屬生技醫療公司,市值不低於新台幣 30 億元,申請公司需證明有足供上市掛牌後 12 個月之營運資金達 125%。屬新藥研發公司之核心產品需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或經證交所核准之其他國家同等級醫療管理機構, 核准其產品已通過第一階段臨床試驗,或不反對發行公司進行後續階段臨床試驗。所稱「核心產品」係指公司在申請上市時,主要投入從事之新藥研發、應用及可作商業化發展之生物醫療產品。
- 市值+營運資金(針對前期投入資本較大,公司尚無營收或營收較小者):市值不低於新台幣 40 億元;申請公司需證明有足供上市掛牌後 12 個月之營運資金達 125%。
法遵方面,掛牌公司須聘請保薦人,協助其準備上市前資料及上市後持續遵循法令事項,於上市掛牌期間須持續獲得保薦人服務,否則發行公司將被暫停交易、終止上市。
什麼是戰略新板?
戰略新板則是櫃買中心針對新創需求開設的板塊,主要是針對過往興櫃輔導小型公司時,常碰到因公司缺乏法務人員、營運波動大而投資風險高等原因仍未能進入資本市場,所以再於興櫃市場建置戰略新板,可以申報簡易公開發行來縮短時程。
例如:財報須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年度由三年減為二年、內控專案審查期間由一年減為半年。戰略新板申請可以同時併送申報簡易公開發行,縮短時程,也因為有公開交易價格,可以作為公司後續募資和價值評估參考,資訊揭露更透明,更容易取得銀行融資。
如果要上市櫃,興櫃市場是上櫃上市前的預備市場,戰略新板也屬於興櫃,需要於轉板至興櫃一般板至少 2 個月後,再提出申請上櫃或上市。
發行沿用興櫃一般板的「輔導推薦證券商機制」,評估發行公司財務業務等各方面無重大異常後推薦登錄興櫃,並於登錄興櫃期間持續進行輔導。
投資人資格
新創雙板除了簡化公司申請流程、以市值為核心取代一般板以營收為主的掛牌模式以外,因為新創事業風險更高,對於投資人方面也有特別要求。
創新板投資者必須為合格投資人,條件包括:
- 法人:
- 國內外之銀行、保險公司、票券金融公司、證券商、基金管理公司、政府投資機構、政府基金、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單位信託、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信託業、期貨商、期貨服務事業等機構。
- 高淨值投資法人。最近一期財務報告淨資產超過新臺幣 200 億元;設有投資專責單位及配置適任專業人員;持有有價證券部位或衍生性金融商品投資組合達新臺幣 10 億元以上。
- 法人或基金。總資產超過新臺幣 5,000 萬元;具備充分之金融商品專業知識、交易經驗。
- 依法設立之創業投資事業。
- 自然人:
- 「淨資產」達 1,000 萬元,或最近 2 年度平均所得達 150 萬元;以及具有 2 年參與證券交易經驗。
- 自然人投資人須簽署風險預告書。
戰略新板買方必須為合格投資人,賣方則無限制。
- 法人:
- 符合「境外結構型商品管理規則」第三條第三項所訂之專業機構投資人,高淨值投資法人,符合一定總資產金額及具備充分金融商品知識之法人或基金及信託業。
- 創業投資事業。
- 自然人:
- 具有 2 年以上參與證券交易的投資經驗,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 淨資產達 1,000 萬元。
- 最近 2 年度平均所得達 150 萬元。
- 自然人投資前須簽署風險預告書。
- 具有 2 年以上參與證券交易的投資經驗,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需要資金來增加市場量體,實現規模化商業模式,因此獲利並非首要考量,但台灣資本市場投資人以散戶為主,而過往政府以保護散戶的立場,無法讓尚未有獲利能力的公司掛牌。新創公司大多透過創投或私募,要上市就只能選擇美國、日本等地海外上市。新的創業雙板特地規劃出的這一塊園地,要讓新創可以進入資本市場並活絡經濟。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