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中央社,INSIDE 授權轉載。
中國叫車服務公司滴滴出行赴美首次公開募股(IPO),掛牌首日股價一度猛漲逾 28%,但午盤迅速熄火,終場僅上漲 1%,市值離部分人士預期的 1000 億美元有一段距離。
滴滴 29 日在美國市場 IPO,以每股 14 美元發行 3 億多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籌資約 4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28 億元),成為阿里巴巴集團 2014 年赴美上市籌資 250 億美元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公司 IPO 案。
滴滴今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以 16.65 美元開出,較發行價高 19%。隨著買氣加溫,滴滴盤中最高漲幅達 28.6%,但登高後由盛而衰,終場收在 14.14 美元,公司市值約 678 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滴滴漲勢雖大幅收斂,仍扭轉近幾週中國公司 IPO 後表現欠佳的趨勢,意味投資人願意忽視滴滴承諾高成長伴隨的風險,滴滴與承銷商在 IPO 定價上走保守路線也是明智之舉。
知情人士表示,滴滴 IPO 相關人士原本抱持籌資 50 億至 100 億美元的想法,但眼見近期中國公司赴美 IPO 後股價表現欠佳、眾多企業加入 IPO 戰局吸引投資人目光,他們最終決定縮小籌資規模。
滴滴 2012 年成立,在中國共享經濟中扮演吃重角色,並成功擊退優步(Uber),擁有中國叫車服務市場大半江山。滴滴近年將事業版圖拓展到巴西、墨西哥等國家,並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自駕車技術。
滴滴去年 8 月籌資時估值 620 億美元,赴美上市計畫公布後,市場抱以殷切期望,部分人士預測滴滴市值可達 1000 億美元。
滴滴在美國上市之際,民眾叫車需求隨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降溫而顯著回升。優步與美國境內最大競爭對手 Lyft 都預期,隨著經濟復甦,兩家公司年底前有望轉虧為盈。
責任編輯:MindyLi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滴滴順風車再出命案,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 【Just Kitchen IPO 之路】營運長吳得暉:我們是新世代麥當勞,以科技為本的連鎖美食品牌
- 羅賓漢推 IPO Access 平台,首開散戶 IPO 入股先例
- 【硬塞評論】Appier 的風光上市之路!將激勵台灣新創出走海外 IPO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