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7 月 Windows 10 版本問世的前幾個月,微軟技術傳教士 Jerry Nixon 在 2015 Ignite 大會上表示這將會是最後一版本的作業系統,是否意旨微軟不再以作業系統為重?然而上個月微軟 CEO 薩蒂亞宣布 Windows 11 版本即將上線,將於 6/24 發表會中亮相,網路諜照的消息一曝光,Windows 11 一致不被看好還被網友認為「致敬」蘋果來盈利。
說好以 Windows 10 做謝幕,為何用 Windows 11 重返大螢幕?
除了商人為了賺取更多獲利,微軟推出 Windows 11 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一起來回顧 Windows 10 到 11 這 6 年發生了哪些事情,首先 Window 10 截止至今已有約 13 億的使用者,比較大的事件如:
Intel 24 核心的 Bug 卡死問題、 系統代碼外流、系統後門漏洞、強迫系統版本更新與當機等,這種種影響讓許多使用者喊話,先好好把 Windows 10 搞好再來想其他的東西,與其讓負面聲浪一直留存影響現有使用者及未來消費者,那不如斷尾求生。
除了自家的作業系統頻頻出包,在什麼樣的條件或環境,最終讓 Window 11 躍上檯面?根據 CNBC 指出像是:
- Windows 作業系統仍是微軟不可或缺的獲利來源,當使用者購買電腦時自然需安裝作業系統,PC 端用戶仍是大宗,製造商電腦一出場就得跟微軟綁在一起。
- 全球新冠疫情,造就的遠距辦公、居家辦公趨勢,一個較好的規格或是高端電子產品首當其衝影響這些人辦公效率,微軟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 來自 Google 的威脅,使用者偏向購買低成本的 Chrome Book 電腦,而不是蘋果 的 Mac OS 或是傳統的 Windows,第三勢力會讓中間價位的使用者重新做出選擇。
- 來自蘋果的威脅,先前蘋果推出了 Arm M1 晶片電腦,相比 Intel PC 晶片及電池壽命表現更為出色。雖然微軟和其他 PC 製造商推出 Arm 規格的電腦,但相容性的問題仍難待解決。
如果從上述的歸納到現在的市場條件來看,Windows 10 的地位其實相當尷尬,自家 Bug 與系統爭議、市場生態等競爭者來總結,微軟如果不在現在做出改變,勢必會溫水煮青蛙,失去 PC 起家的龍頭地位,那 Windows 10 既然炸開了,那推出 Windows 11 換換新氣象也不奇怪。
微軟 CEO 薩蒂亞,如何將搖搖欲墜的微軟重新救起?

說到薩蒂亞這位微軟 CEO,近期同時接棒董事長的這個決定,讓自己深入決策權與董事的身分想當然是為了爭取在公司的話語權、決策權的力度,那為什麼他要在微軟內外夾擊下這麼做?
延伸閱讀:雲端未來十年創新 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 Ignite 大會提出五大關鍵概念
其一,薩蒂亞在微軟已經服務約 20 年有餘,曾服務於線上部門,待過 Office 部門和搜尋部門(Bing),他把雲端事業部成功轉型,像是:以往買斷的 OFFICE 軟體牽至雲端、以訂閱制的 Dynamics 365 和 Microsoft 365 把客戶鎖在自家的伺服器。
其二,他只花了 5 年時間,就讓微軟市值翻了 3 倍有餘並突破 1 兆美元,薩蒂亞的做法是既跟對手 Linux、蘋果、Google 保持友好的競合關係,把自身智慧雲端服務(Intelligent Cloud)的經驗整合,讓 Azure 服務從 2019 年來保持 60% 的成長 ,是競爭對手亞馬遜雲端服務(AWS)的兩倍,又替微軟搶回自 2010 年來,位居蘋果第二、屬於微軟第一的寶座。
其三,薩蒂亞在微軟內部及科技產業中有著「暖男」、「溫柔 CEO」的美名,帶著母國印度式溝通、妥協,所以他並不主張以硬碰硬的方式對待蘋果,弄一個自家的作業系統出來,反而是從蘋果的作業系統出發,把市場的餅做大,但也就難免會被外界質疑是向蘋果「致敬」。
綜觀全局,在 6 月底的新 Windows 11 發表會上,可以好好期待薩蒂亞會端出什麼牛肉,或是在作業系統上有什麼新的佈局!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 【WWDC2021】FaceTime 將有瀏覽器版!Android 和 Windows 也能用了
- Windows11 作業系統諜照流出,微軟這次更新是不是偷懶了?
- 微軟又調皮了!為慶祝 Windows 11 即將上線,30 年來的「電腦開機音效」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