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亞利桑那設廠 他們赴美為何都選沙漠?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 MoneyDJ,INSIDE 經授權轉載。
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 5 奈米晶圓代工廠已正式動工。然而,亞利桑那州氣候乾燥、位處沙漠地帶,為何身為「用水怪獸」的台積電會選在此處落腳?
日經亞洲評論 3 日報導,麥肯錫 (McKinsey) 資深合夥人Bill Wiseman 表示,對晶圓代工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電力,水資源的重要性反而沒那麼高。他說,水的成本一直都不大,每片晶圓大概只要幾美分,因此這從不是重點。
一個互助互利的半導體聚落,重要性比水還高。Wiseman 表示,對半導體製造業而言,生態體系必須夠大、才能取得最佳成本優勢,最好有 10-15 家晶片業者合作,才能創造世界級表現、打造強大生態體系。這包括設備、化學材料等製造晶片所需的供應商。
英特爾 1980 年就開始在亞利桑那州的 Chandler 廠生產微控制器 (MCU),該座廠房已成為英特爾最大生產基地。這也讓亞利桑那州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除英特爾外,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安森美半導體 (ON Semiconductor)、高通 (Qualcomm)、Microchip、博通 (Broadcom)和 Benchmark Electronics 也都在亞利桑那州設廠。
由於美國建造晶片設施的成本,至少是台灣的 2 倍半至 3 倍,政府補助就顯得相當重要。亞利桑那州首都鳳凰城,去 (2020) 年底已承諾要花 2.05 億美元為台積電改善公共基礎建設,當中包括 6,100 萬美元的街道建設方案、3,700 萬美元水資源基礎建設改善計畫,以及 1.17 億美元的下水道與廢水處理系統預算。
不過,人才問題是一項挑戰。Wiseman 說,「我不認為美國有足夠人才能夠滿足亞利桑那州各家晶片廠的需求。我認為,美國將在人才議題上陷入困境。」
路透社報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 6 月 2 日才剛在台積電舉辦的遠距年度座談會上表示,投資規模 120 億美元的亞利桑那州晶圓代工廠已經正式動工。這座廠房將照原定計畫,於2024 年開始量產採用 5 奈米製程技術的晶片。
先前就有消息傳出,台積電打算擴大亞利桑那州的投資,原本計畫在當地興建 1 家晶圓廠,現在可能會擴大成總共打造 6 家晶圓廠。
責任編輯:Anny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