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 MoneyDJ,INSIDE 經授權轉載。
加密貨幣新寵「奇亞幣」主打使用硬碟挖礦,有「環保比特幣」(green bitcoin) 之稱,不但掀起一波挖礦熱,更導致高容量的傳統硬碟 (HDD)、固態硬碟 (SSD) 價格激增。不過,市場傳出,512GB 的 SSD 若用來挖掘奇亞幣,可能 40 天就損毀。對此,創造奇亞幣的美國知名程式設計師 Bram Cohen 直指,必須採用商用等級的 SSD 才不會有問題。
PC Gamer 日前報導,奇亞幣跟多數加密貨幣不同,採用的是「空間時間證明」(proof of space and time) 機制,意思是礦工必須在未使用的儲存空間裡挖掘奇亞幣。奇亞幣的區塊鏈用戶必須安裝儲存了一系列密碼的軟體進行「劃地」(plots),以便對硬碟未用空間「播種」。當區塊鏈發布了下一個能挑戰的區塊後,礦工就可掃描劃出的土地裡,是否有最接近挑戰的哈希 (hash) 值。
也就是說,挖掘奇亞幣需進行大量寫入作業,速度很重要,因此礦工最常見的策略,就是利用 SSD 劃地 (SSD 速度比 HDD 快),完成後再將耕好的地轉移至 HDD。不過,SSD 內的 NAND 型快閃記憶體寫入次數有限、寫入過多就會損耗。
報導引述驅動之家 (MyDrivers)指出,512GB SSD 若用來挖掘奇亞幣、40 天內就會毀損,1TB SSD 可支撐雙倍時間,2TB SSD 則可堅持160 天 (不到 5 個月)。雖然驅動之家並未標明確切型號,但這些無疑是消費級 SSD。相較之下,多數商用款式會較為耐用。
對於上述消息,奇亞幣創造者 Cohen 17 日透過 Twitter 指出,關於挖掘奇亞幣容易損毀 SSD 的傳聞,引發了恐懼、不確定感及憂慮 (FUD,指fear、uncertainty及doubt)。
Cohen 強調,奇亞幣礦工若利用 HDD 和商用級 SSD 劃地,絕對不會有問題。不過,礦工不應以消費級 SSD 進行劃地 ([email protected]!t plot with consumer SSD!)。若一定要用,那麼稍微進行一點劃地作業就該停止。
美國硬碟類股近日受到奇亞幣挖礦活動帶動需求、推升硬碟報價而跳高。全球硬碟機大廠希捷 (Seagate Technology) 17 日跳漲 6.39%、收 104.23 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年初迄今大漲 67.68%。Western Digital Corp. (WDC) 也跳漲 6.33%、收 76.42 美元,創 2018年 7 月 26 日以來收盤新高;年初迄今大漲 37.97%。
責任編輯:Heemie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