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INSIDE 經授權轉載。
鴻海與美國電動車與行動方案解決公司 Fisker 正式簽署框架協議,將以美國為首個製造據點,以 MIH 平台為基礎共同開發輕量化電動車平台,首款 Fisker 電動車 2023 年第 4 季量產,售價不包含補貼將低於 3 萬美元。
至於鴻海在電動車製造據點是否確定落腳於威斯康辛州,今天下午鴻海法人說明會上將成為關注焦點。
鴻海集團今天宣布與 Fisker 正式簽署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全新級距車款,以 Fisker 品牌銷售,目標市場範圍包括北美洲,歐洲,中國大陸和印度,首款 Fisker 電動車規劃 2023 年第 4 季量產。
鴻海正式確認將在美國設首個電動車製造據點,目前也針對數個地點進行評估,同時也啟動對其他海外生產據點的調查,目標達到總年產量 25 萬輛 Fisker 品牌電動車款。
鴻海表示在 MIH 平台架構上,Fisker 和鴻海共同開發輕量化電動車平台,目前車款外觀設計已完成,達到雙方共同投資的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專案進度,並已遴選出數家關鍵零組件供應商,Fisker未來將透過鴻海取得穩定的晶片跟半導體供應。
鴻海指出,PEAR 專案推出的新級距電動車車款售價,不包含補貼將會低於 3 萬美元。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和 Fisker 雙方合作,符合集團 3+3 策略方向,加上 MIH 聯盟夥伴協助,鴻海將能串連世界各地的供應商,特別是能提供穩定的半導體晶片供貨,一起推動 PEAR 專案,打造電動車產業的新出海口。
為了推動 PEAR 專案工作,Fisker 與鴻海在美國和台灣兩地都已建立專案管理辦公室,以協調設計、工程、採購和製造業務。
鴻海集團 3+3 策略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等 3 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和未來通訊等 3 大核心技術。劉揚偉在 4 月下旬表示,鴻海也可能在墨西哥設立電動車製造產線,鴻海集團在電動車專利超過 300 件。
鴻海積極推動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到 4 月中旬 MIH 聯盟已有超過 1500 家全球廠商加入,MIH 聯盟規劃 6 月 25 日舉行大會,公布合作方式和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Anny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
- 鴻海 MIH 首次會員聚會:2022 年電動大巴、2023 年 C 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
- EV 的新活泉:鴻海集團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會翻轉傳統汽車產業的玩法嗎?
- 預計 2040 年全美都是電動車!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推新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