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lat Tech】80 年代的電腦 Commodore 64 可以挖比特幣嗎?

近年來,比特幣、乙太幣和狗狗幣等「加密貨幣」都在全球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挖礦」熱潮,而目前,一枚比特幣仍然擁有著將近 160 萬台幣的驚人價格。一般來說,若想要真正有效率地透過這些加密貨幣賺上一筆,用戶都得擁有著運算能力極高的電腦,同時也得負擔相當可觀的電費。但在這股熱潮持續延燒中的當下,再加上因為疫情導致的晶片短缺情形,都讓 Nvidia 和 AMD 的最新顯卡陷入了嚴重的缺貨狀態。
然而,就在全球各地的礦工們仍然對 RTX 3080、3090 等高階顯卡趨之若鶩的同時,YouTube 頻道「8-Bit Show And Tell」決定反其道而行,展開了一項相當大膽的實驗,最終成功利用 80 年代家用電腦 Commodore 64 來進行「挖礦」運算。

簡單介紹一下,Commodore 64 是一台發行於 1982 年的 8 位元家用電腦,當時甚至在全球締造了超過 1000 萬套的驚人銷量。雖然這台經典老電腦技術上來說確實能用來挖礦,但礦工們似乎也沒有必要急著去搶購這台有著將近 40 年歷史的 8 位元老電腦,因為想要藉此獲利基本上不僅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還得要負擔天文數字一般的電費與等待時間。
在一支最新公開的影片中,YouTube 頻道「8-Bit Show And Tell」展示了他們自製的挖礦軟體「Bitcoin Miner 64」運行於 Commodore 64 主機上的實際畫面,然而,這種方式僅能達到每秒 0.3 哈希 (0.3 H/S) 的運算能力。
由於現代礦工們常用的比特幣「ASIC」挖礦機都擁有著每秒上千百萬哈希的運算能力,因此也不難看出為何利用 Commodore 64 這台老電腦來挖礦會需要花上難以想像的時間成本。為了方便計算,「8-Bit Show And Tell」頻道將 Commodore 64 挖礦的運算速率調高了 10 H/S 的整數,而在經過計算之後,他們發現這樣的速率每年只能挖出0.00000000000002 枚的比特幣,而以 Commodore 64 主機本身 21 瓦的電力來算,持續開啟的話每年大約需要負擔 22 美元的電費。這代表著,礦工必須要花上 50 兆年才能挖到一枚比特幣,但同時也得負擔 1100 兆的電費。到那個時候,別說比特幣了,連人類是否已經滅絕了都沒人可以確定。
此外,「8-Bit Show And Tell」頻道還提到他們是利用 C 語言寫出了這套軟體,但如果利用機械語言的話,那可能還能讓 Commodore 64 的計算速率提高 10 倍。即使如此,也只是把等待時間從 50 兆年縮短成了 5 兆年而已。
責任編輯:Mia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