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蘋果在新款 IPad Pro 採用 M1 處理器、 Thunderbolt 連接埠設計?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 Mashdigi,INSIDE 經授權轉載。
此次「Spring Loaded」特別發表會中,蘋果除了讓新款 iMac 換上 M1 處理器,在新款 iPad Pro 也同樣採用 M1 處理器設計,同時也將底部連接埠增加支援 Thunderbolt 規格,似乎有意讓 iPad Pro 設計更貼近 Mac 機種。
若從設計來看,由於過往 iPad Pro 採用的 A 系列處理器也是以 Arm 架構打造,加上 M1 處理器也有不少設計源自 A 系列處理器,因此在指令集運作能高度相容,對於 App 在不同裝置上的執行相容性、資料互換性、連動性,讓開發者能透過單次設計即可在所有蘋果硬體裝置上使用,如此也簡化 App 開發、維護難度。

而從近幾年蘋果開始將 iPad Pro 定位在「比筆電更輕盈、使用更具彈性,同時效能也不會有太大落差」的裝置來看,讓新款 iPad Pro 換上與新款 Mac 相同的 M1 處理器,更能減少服務連動與資料使用上的隔閡。
甚至此次將底部 USB-C 連接埠,加入支援傳輸頻寬更高的 Thunderbolt 規格,讓新款 iPad Pro 可藉由 Thunderbolt 連接埠特性對應容量更大的影音內容傳輸需求,或是連接對應 Thunderbolt 連接埠規格的周邊配件,同時依然可藉由 USB-C 連接埠對應隨身碟連接,以及外接顯示器等使用模式,讓新款 iPad Pro 增加更多配件擴展功能。

以蘋果看法,目前會將 iPad Pro 使用需求與 MacBook 機種使用模式作明顯區隔,但兩者之間確實又有不少使用重疊之處,只是 iPad Pro 會鎖定更輕量、更具彈性及多元的使用情境,例如透過更長待機使用時間讓使用者能隨時上網、透過視訊服務開會,或是進行簡易的文書處理,但也能藉由平板特性當作電影拍攝時的內容檢視裝置,並且藉由 Apple Pencil 對應各類手寫、繪圖應用與更細緻調整等操作需求,因此整體應用範圍會比 MacBook 機種更為廣泛。
更何況,此次新款 12.9 吋 iPad Pro 更加入亮度更高、顯色更細膩,甚至比擬專業級桌上型螢幕 Pro Display XDR 顯示效果的 mini LED 螢幕設計,讓 iPad Pro 可以直接當作電影拍攝畫面監控設備,或是作為專業圖像創作工具,這些也都是 MacBook 或 Mac 難以比擬之處。
至於 MacBook 機種,乃至於此次更新的 iMac 則是鎖定更需要鍵盤、運算效能與多工運算需求,但是 iPad Pro 依然可以成為延伸輔助工具,例如透過並行功能讓 iPad Pro 變成外接顯示器,甚至可以配合 Apple Pencil 將 iPad Pro 變成大型手寫板,同時在 MacBook 或 Mac 上完成文件、影片內容,亦可快速移轉至 iPad Pro 上進行簡報或播放展示。
在更多應用中,蘋果更讓 iPad Pro 可以變成使用者工作流程中必要裝置,例如在 Mac 上編修的影片內容,可以在工作流程中移轉到 iPad Pro 進行細節修飾、調整,然後接續回傳到 Mac 完成後續轉檔作業,因此更顯示蘋果將新款 iPad Pro 也換上 M1 處理器、Thunderbolt 連接埠,藉此消弭不同硬體裝置上服務、內容使用及連動隔閡,而非單只是讓運算效能明顯提升數十倍。

責任編輯:MindyLi
核稿編輯:李柏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