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來自合作媒體MoneyDJ理財網,INSIDE經授權轉載。
加密貨幣新寵「奇亞幣」(Chia, XCH)主打使用硬碟挖礦,有「環保比特幣」(green bitcoin)之稱。雖然還未正式上市,卻已風靡中港礦工,導致固態硬碟(SSD)、傳統硬碟(HDD)近日突然短缺,價格飆升。
南華早報、Decrypt、HKEPC 近日報導,奇亞幣是由開發對等網路檔案分享網路協定「BitTorrent」的美國知名程式設計師 Bram Cohen 創造。挖掘比特幣需要大量電腦運算力及電力,但奇亞幣的區塊鏈及交易平台卻是以硬碟儲存空間作為共識機制(consensus mechanism),挖礦方式涉及大量讀寫動作,與傳統挖礦方式作出區隔。也就是說,奇亞幣使用儲存能力作為「空間證明」(proof of space),對運算效能的要求低上許多。
創造奇亞幣的團隊 2 月在白皮書中指出,「專門的挖礦硬體逐漸被少數幾個大型實體獨佔,分布於能夠取得便宜電力的專門資料中心.....這種集中狀態降低了信賴感,也引發像是電力消耗、電子廢棄物、碳排放、地緣政治風險等難題。」團隊預測,奇亞幣應該能夠協助解決比特幣挖礦方式帶來的一部分問題。
奇亞幣團隊營運長 Gene Hoffman 透露,這款加密貨幣將在太平洋時間 5 月 3 日上午 10 點開始交易。交易平台 Hotbit 已於 4 月 20 日開始交易奇亞幣的借條(IOU)及期貨。
Hoffman 說,加入奇亞幣挖礦網路的儲存空間,每週都以 30~40% 的速度成長,中國的增長速度更是驚人,當地礦工佔比一週之內從 10% 暴增至 40%。
雖然奇亞幣尚未開始交易,中港礦工卻已開始大量囤積 HDD 及 SSD,認定儲存空間需求將因採礦熱暴增,這帶動線上與實體門市的硬碟價格飆漲、陷入供給短缺。舉例來說,有香港代理商表示近兩日被掃走了大量 SSD/HDD,現時香港 4TB 至 18TB HDD 售價已調漲 200~600 港元不等。
據了解,奇亞幣需要大容量、高速度的 SSD/HDD 進行挖礦,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讀寫操作,對 SSD 消耗很大,因此 SSD 其實不適合用來挖礦,但在豐厚利潤之下 SSD 亦成為搶購目標。
除此之外,在淘寶(Taobao)、京東(JD.com)等中國電商平台,商用級大容量硬碟也遭一掃而空。淘寶某個販售 Seagate、Western Digital 的線上店家客服透露,過去幾天有許多人前來詢問大容量硬碟,要做為挖掘奇亞幣之用,目前容量超過 8TB 的商用等級硬碟大多已賣光,不確定何時能補貨。
中國比價網 manmanbuy.com 的資料顯示,京東網站上,Western Digital 製造的 12TB 硬碟 2 月份報價還只有 2,188 元人民幣(337 美元),4 月 8 日已飆升至 3,499 元人民幣。淘寶網由 Seagate 打造的 8TB 商用等級硬碟,原價為 1,150 元人民幣,4 月 14 日也飆至 2,160 元人民幣。
對於市場傳出的硬碟「危機」,Hoffman 認為這些都誇大其辭,他說短缺問題應是短暫的、且侷限於東南亞。他並說,中國僅製造全球約 20% 的硬碟。
部分用戶沒有那麼熱情。一名聲稱自己已測試過奇亞幣的 Twitter 用戶批評其能源效率,還說報酬恐怕得花 5 個月才能實現。
不過,AngelList 共同創辦人 Naval Ravikant 表示自己支持奇亞幣,因為他跟 Cohen 相識已久,認為 Cohen 是當今最偉大的網路協定設計師之一,地位跟中本聰(Satoshi,比特幣創造者)、布特林(Vitalik,以太坊共同創辦人)相當。
責任編輯:蜜雅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
- ARK 女股神回應馬斯克:比特幣或為當代金本位
- Peter Thiel 認為比特幣可能成為中國的金融武器
- 你必須知道的三大 NFT 熱門專案:NBA Top Shot、CryptoPunks 以及 Hashm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