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塞評論】殺雞儆猴的阿里巴巴罰款,象徵中國將捏緊網路平台監管之手?

本篇評論節錄自 4/15 Clubhouse 節目【塞掐偷駛車】,主持人為 INSIDE 編輯 Chris & MindyLi,不定時在工作天的中午 12:00 開房,與聽眾討論最新、最即時的科技新聞與趨勢。馬上到 Clubhouse 搜尋「inside_tw」,開啟小鈴鐺並追蹤我們吧!
上週,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宣布調查結果,證實阿里巴巴集團利用其電商優勢,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勒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且綜合考慮違法時間、規模等因素,遭罰人民幣 182.28 億元(約新台幣 791 億元),此罰金約為 2019 年阿里巴巴在中國全年年營收人民幣 4557.12 億元的 4%。
根據新聞,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自 2015 年就開始調查阿里巴巴集團的壟斷行為了。除了「二選一」之外,也會利用演算法、平台規則和數據力量,實施「掐尖併購」、搶「社區團購」市場、「大數據殺熟」等不良行為,這些舉動都被當局視為嚴重破壞網路電商平台的環境,以讓自身平台持續處於優勢地位,限制市場發展。
讀者應該都不陌生,中國當局自從去年底突襲阻止螞蟻金服上市的計畫開始,就一直鎖定阿里巴巴集團,陸續傳出馬雲示軟妥協,願意主動上繳旗下任何服務。甚至前幾天傳出中國要求馬雲完全放棄螞蟻持股,馬雲儼然成為中國當局的俎上肉。
推薦閱讀:社區團購「9 不得」後 中共黨媒:電商補貼戰破壞市場
中國網路環境放羊吃草的時代看起來結束了,日後政府監管手段只會越來越緊,並且鎖定的不只是阿里巴巴,而是更多、更多的網路電商與服務商。究竟阿里巴巴作為殺雞儆猴的意義為何?中國監管的下一步是甚麼呢?
罰款的背後含意
為什麼先從阿里巴巴開始罰,背後有甚麼意義呢?主要可從兩個層面解析。
第一,阿里巴巴集團牽扯了現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中共政府的權力局勢。剛好明年秋季即將舉行的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傳出人事洗牌,而阿里巴巴背後有前領導人江澤民勢力範圍的上海幫撐腰,江澤民的孫子更直接持有股份,據傳阿里巴巴成為市場領導級的地位,也與背後的這層勢力脫不了關係。因此,習近平不只害怕太過壯大的阿里巴巴科技巨獸,也想要鞏固執政局勢。
第二,螞蟻金服背後擁有的中國人民金融數據資料庫太過龐大。並且螞蟻集團從支付寶的貸款仲介業務中,間接削弱國有銀行的競爭力,讓傳統銀行聲勢大減。這也踩到中國政府的大地雷,官方主導的經濟秩序有失衡的可能性,因此不會讓阿里巴巴集團繼續猖狂下去。
推薦閱讀:【硬塞專家開評】螞蟻金服 IPO:中國大到不能倒的恐懼
「國進民退」!反壟斷將繼續擴大
在發表完阿里巴巴的罰款後,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沒過幾天也傳出「擴編」消息,從目前 40 人的團隊,預計再增加 20-30 人的人力。不僅如此,未來更不排除從其他單位調派人力支援跨跨領域的調查案件,以及將案件的部分審查權下放給地方政府之市場監管單位。種種跡象都看得出來,未來中國政府是鐵了心要繼續重拳打擊科技巨獸們。
中國監管部門也在上周邀請 34 家網路電商業者召開「行政指導會」,很明顯地拿出阿里巴巴壟斷案為例,要業者們一個月內自己改進,否則未來只會越罰越重。阿里巴巴案的殺雞儆猴意味濃厚。
更讓電商業者與投資人擔心的是,誰會是下一個「阿里巴巴」?
目前被媒體點到名的中國平台,包含百度、滴滴、字節跳動、美團、京東、蘇寧、好未來等。其中騰訊已經八九不離十是下一個當局目標,根據媒體表示,目前當局的中央巡視組人員已經進駐騰訊的辦公室,展開研究偵查工作,因此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
未來阿里巴巴的走向
經歷螞蟻金服 IPO 止步、新台幣 791 億元天價罰鍰後,未來還會有甚麼等著阿里巴巴呢?
根據知情人士,中國政府的下一步可能是要求阿里巴巴開始出售媒體資產。雖然大眾對阿里巴巴集團的印象比較多在電商、金融服務,但其實它手中握有不少中國與香港的媒體資源,包含全資獨佔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第一財經集團》約 37% 股權、社群媒體「新浪微博」約 30% 股權、影音服務「Bilibili」約 6.7% 的股權。以上的媒體資源加總起來,阿里巴巴集團在上市媒體公司的股份總金額換算後,可達 80 億美元!非常驚人。
更別提螞蟻集團也掌有中國最大科技媒體《36 氪》、湖南衛視旗下「芒果超媒」、廣告服務「分眾傳媒」的部分股權。攤開來看,阿里巴巴集團手上的媒體資源也不少。眾人皆知,中國政府向來不能容忍媒體環境失去控制,因此下一步打算慢慢收回媒體渠道,拿回傳媒掌控權,也是可以預見的狀況。
有趣的是,阿里巴巴被罰消息一出後,上周一港股早市阿里巴巴開盤股價反升 6%。這是因為外界紛紛認為阿里巴巴現在被罰後,很難短時間之內又被罰款,或是被盯上,所以對阿里巴巴的前景稍微樂觀。並且對投資人來說,4% 全年營業額的數字,雖然對一般百姓而言根本是天價,但對商業巨頭阿里巴巴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地痛」。況且依照中國法規,監管機關最高其實可以罰 10% 營業額,所以只罰 4% 已經「相對手下留情」。可見中國對阿里巴巴的「管教」,主要還是下下馬威為主,並不是真的要往死裡打。
但反之其他競爭對手就要注意了,因為不管下一個會是誰,內部知情人士透露科技公司們要有「警覺」,未來的審查只會更加嚴謹、不會從寬,要有隨時被處罰的心理準備。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硬塞專家開評】螞蟻金服 IPO:中國大到不能倒的恐懼
- 路透稱螞蟻集團正探索讓馬雲放棄控制權的方式 公司否認
- 中國反壟斷開鍘!罰阿里巴巴人民幣 182.28億元
- 加強數位金融監管!下線網路平台存款後,央行宣布成立風險監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