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 Uber 和 Lyft 還在美國法院爭執合作司機究竟是「僱員」還是「承攬」,但近期這兩家叫車平台近期卻面臨司機人力短缺,美國市場的合作司機數量都下降約 40%。
兩大平台撒錢,鼓勵司機回來
根據 The Verge 報導,2020 年許多司機因疫情影響生意,因而暫停提供服務。以 Apptopia 提供數據來看,2021 年前三個月,Uber 美國市場的司機登入 Uber 應用程式的比例較去年同期下降 36.5%,而 Lyft 則較去年同期下降 42.3%。
不過,Uber 在官網則以正面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指出 2021 年的乘車需求將遠遠超過現有司機人力,藉此鼓勵招募更多合作司機。本週三 Uber 也宣布將推出 2.5 億美元的激勵計劃,以便鼓勵司機們儘快重回平台提供服務。
Lyft 也祭出相關措施,除了幫司機負擔租車費用、提供 800 美元獎金鼓勵他們回到平台之外,如果司機載客一趟的行車時間超過 9 分鐘,還會發放額外現金獎勵。
疫苗讓叫車需求回升?仍得看日常生活何時回復
儘管如此,但疫情仍重創 Uber 以及 Lyft 的叫車業務。隨著去年底冬季疫情再度爆發,各大城市又陸續封鎖,多數人都乾脆待在家裡,就算得外出也不會使用叫車平台。
影響所及,2020 年第 4 季 Uber 每月活躍用戶只有 9300 萬名,比前一年同期降低 16%,而且這還是把 Uber Eats 數據也納入計算後的結果。Lyft 的狀況更慘烈, 2020 年第 4 季活躍用戶則是 1250 萬名,比前一年同期降低 45%。
雖然 Uber 對外聲稱叫車需求正在回升,但實際情況如何,可能要等 Uber 公布 2021 年第 1 季營收報告才能知道。儘管美國疫苗已經開打,但因為仍得考量辦公室是否重啟、休閒活動是否開放、商務差旅是否反彈等情況,才能知道叫車需求是否會正式回升。
報導也指出,去年 Uber 和 Lyft 的營運重心都是「降低成本」為主,因此並沒有認真應對司機人力流失的議題;但隨著現在美國許多城市消費者要叫車時,都得等愈來愈久,這兩大平台也不得不改變營運方向,撒錢鼓勵司機重回平台。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
- 【硬塞評論】加州第 22 號提案:零工經濟與勞動權益的拉扯戰
- 禁止承攬!加州法院裁決出爐:Uber 和 Lyft 要把司機視為僱傭
- 疫情讓 Uber、Lyft 取得新客群,警消、護理、物流人員躍升主顧
- 外送訂單難補叫車缺口,UBER Q2 全球虧損近 18 億美元
- 涉嫌歧視?Uber 因視障與導盲犬因素拒絕載客,將賠償 11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