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策院在 4 月 1 日公布 2020 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計畫,從影視/廣播、音樂、閱讀出版、電玩遊戲、原創角色五大領域進行研究,試圖描繪出台灣閱聽人的文化消費輪廓。
此項研究採集 2000 位 15-69 歲之台灣閱聽人的意見,Z 世代(15-24 歲)占比 14.6%、Y世代(25-39 歲)佔 27.9%、X 世代(40-54歲)佔 30.5%、熟年世代(55-69 歲)佔 27.0%,可見涵蓋範圍之廣。文策院也表示,2020 年的研究是本消費調查計畫的第一年,未來將長期追蹤且觀察台灣文化內容消費的變遷與趨勢。
OTT 產業:Netflix 成冠軍
根據調查,閱聽人使用社群網路平台(68.0%)來收看影劇節目的比例,已經與一般電視管道(69.6%)不相上下。在收看時間甚至超越電視的一天 1.59 小時,達到一天 1.65 小時。
在需要付費訂閱的 OTT 平台中,Netflix 成為台灣閱聽人最愛的大贏家,佔 49.1 %比例,與第二名愛奇藝的 14.0% 差距 35.1 個百分比,差距相當大。而第三至五名則是 YouTube 付費服務(13.1%)、LINE TV(7.6%)、friDay 影音(7.4%)。
與一般常理符合,39 歲以下的使用者較偏好使用 OTT,而 40 歲以上的使用者則偏好使用一般電視。有趣的是,OTT 與一般電視的使用重疊情況相當低,僅佔 3%;也就是說,使用 OTT 跟使用一般電視的人,幾乎是兩大不同的族群。
串流音樂:免費仍是主流
在串流音樂服務上,台灣閱聽人仍以免費平台為主要聆聽管道,大約佔 87.1%;而每月定時支付費用的音樂聆聽者,平均付費金額為 242 元,其實願意支付的金額範圍還頗高;但換算成全體民眾,則每人每月平均的消費金額降至 92 元。
在台灣的付費平台選擇上,KKBOX 以 53.6% 佔比遙遙領先,奪下冠軍;第二、三名則是 Spotify(33.4%)、YouTube Music(26.3%)。雖然比例上看起來 KKBOX 成績很不錯,但如果以全體民眾(納進只聽免費平台、不聽音樂的使用者)來看,其實只佔10.9%。在音樂聆聽習慣上,目前仍是以免費為最大宗的趨勢。
閱讀出版:電子書成長空間大
根據調查,台灣有閱讀習慣的民眾佔 83.7%,以圖書、雜誌、漫畫為主。有趣的是,唯有漫畫一項在線上閱覽(53.5%)的比例,超過購買實體的漫畫讀物(23.8%)。而圖書、雜誌則仍以實體為主:實體閱讀圖書比例佔 57.9%、線上閱讀圖書僅佔 18.0%;實體閱讀雜誌佔 61.0%、線上閱讀雜誌佔 15.0%。可以見得,在圖書與雜誌的類群中,電子書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而在使用的閱讀媒介上,手機仍是主要的裝置,在三個類別中均有超過 64% 以上的水準。再來亞軍則是桌上型/筆記型電腦,約佔 5 成比例;季軍為平板電腦,落在大約三成左右。
科技涉入行為高
在這份調查中,可以發現科技影響閱聽人文化內容消費的因素漸漸提高。有許多消費都轉移到線上、數位,相信比重也會逐年上升,帶動數位產業在消費內容產業的趨勢與能量。例如,有 61.1% 的閱聽人網購過文化內容相關的數位服務,其中以購買通訊軟體貼圖、佈景主題比率最高,達 41.0%,而「訂閱制」也成數位內容的消費主力,占比達 33.6%。
另外,文策院透過交叉比對也發現,善用數位化、科技化方式進行消費者,在各類文化內容消費面都更為活躍。也就是說,科技媒介的近用,能有效降低文化消費的門檻,讓台灣民眾離文化內容更加接近。
最後,雖然中高年齡層對科技的近用性較低,但品牌仍不可忽略這群潛在消費者。年輕人喜愛用科技接觸文化商品,可是平均金額通常較低,而中高年齡層對於科技產品仍有一段距離客單價卻較高。對比逐漸飽和、競爭的年輕族群市場,也許中高年齡層是另一片科技文化消費的金礦。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韓國文化外銷強勢 網路漫畫改編影劇成串流平台金雞母
- KKBOX 2020 年度趨勢報告:Podcast 流量激升 400%!華語流行卻銳減 20%
- 資誠 PwC 報告:台灣 OTT 年成長將達 26% 成新娛樂業火車頭
- 尼爾森統計:Netflix 霸佔 2020 串流影集榜,但 Disney+ 在動畫電影扳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