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 Clubhouse 後,又有一個新的社群 APP 從矽谷發酵,席捲世界各地的科技早期使用者,它就是復古仿底片 APP「Dispo」。
雖然一樣採用邀請制,但兩者的屬性大不同。Clubhouse 攻佔疫情下人們渴望即時、不露臉的聲音社交,而 Dispo 則是以感性訴求,打中使用者想回到科技不那麼發達、一切卻單純美好「good old days」的心情。而 2021 年先後兩款矽谷爆紅的社群 APP 佔盡眼球,也讓人不禁懷疑大家是不是真的對舊有社群媒體龍頭們「膩了」?
Dispo 是什麼呢?
相信還沒等到邀請碼「上車」的讀者一定很好奇。
其實,Dispo 就是一款底片相機的「數位版本」。介面與景窗皆復刻底片相機的外型,拍出來的照片一樣是復古底片的風格。與一般拍照 APP 不同的是,照片要隔天早上 9 點才能顯影,雖然時間縮短不少,但也是致敬底片相機那份等待成品的心情。並且,照片無法再次編輯或修改,拍出來長怎樣就怎樣,在這個照片上傳前總是要精修多次的年代,成為強烈對比。
你可能想,這個概念幾年前不就出現過了嗎?2017 年韓國爆紅的 APP「Gudak」也是從頭到尾都仿造底片相機風格,與 Dispo 概念其實相差不遠。但 Dispo 更突出的地方在於邀請制與社群功能,一個帳號目前有 20 個邀請碼,並且可以透過追蹤、標註同個 hashtag、將相簿設為公開的方式,來與平台上的網友們互動,並且透過「線上策展」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照片。如果想要請人加入共享相簿,也可直接選擇對象,社群性較之前的底片 APP 多。
可惜的是,Dispo 與 Clubhouse 一樣,目前只開放 iOS 系統的使用者加入,安卓系統的讀者可能也要再等等了。
創辦人——年僅 24 歲的 YouTuber!
在 Dispo 新推出的廣告影片中,可以看見扮老裝的創辦人 David Dobrik 親自當主角。Dobrik 不停地翻動底片及相簿,透過照片回憶當年的好時光。而這也是 Dispo 的核心訴求:用更具溫度的數位照片,來策展日常生活。
David Dobrik 生於 1996 年,今年才即將邁入 25 歲,相當年輕。在成為創業家前,Dobrik 是個 YouTuber,在 YouTube 上已經擁有 1880 萬名追蹤人數,頻道內容主要以 vlog 形式分享生活。2020 年,Dobrik 被《華爾街日報》評為 Z 世代的吉米.法倫(Jimmy Fallon),肯定其幽默天賦。

事實證明,Dobrik 不只懂幽默,還懂開發 APP。不只在上架一個月內破百萬下載量,還成為目前矽谷炙手可熱的程式之一。
Dobrik 和媒體透露,開發 Dispo 的靈感取自於和朋友的聚會。他表示,參加聚會時朋友常常會用即可拍相機記錄美好的夜晚,並且拼命拍照。到了隔天早上,再回收保留在這些相機中的美好照片,回憶昨晚的狂歡時光,也避免昨晚喝太醉不記得發生甚麼事情了。
你會想用用看 Dispo 嗎?
雖然在矽谷已經很熱門,但台灣的 Dispo 使用者仍偏少數。加上之前台灣已經流行過仿底片相機的 APP,因此是否會像 Clubhouse 一樣形成現象級話題,編輯持保留態度。
而照片要等到隔天後才能顯影的特性,也許會打中一些對復古風格有興趣,卻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真正底片相機的族群。或是如果以圖案為傳播核心的 Dispo,日後有藝術人文界的大咖入駐,或許也能成為某種特定族群喜愛使用的相片社群 APP。至於商業模式,也許先等 Dispo 的使用者多到一定程度後,再來考慮如何變現吧!
想嘗鮮的 iOS 系統用戶,歡迎點擊連結至 App Store 下載。
核稿編輯:Anny
延伸閱讀:
- 多人會議成真,IG 推出全新 Live Room 一次開放四人上線
- 還沒擠進 Clubhouse 搶流量?別急,獨立商業模式還太模糊,但可開始測試這 5 種整合行銷應用!
- 用 iPhone 鏡頭喚醒故事:IG 爆紅「萬秀的洗衣店」孫揭開創作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