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共和國:你知道台灣倉儲界的「AWS」,就深藏在瑞芳山區裡嗎?

這裡是距離基隆港不遠,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台 2 丁線上的永聯物流開發園區,但它還有另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物流共和國。如果要 INSIDE 以一句話形容他們的話,我們會如此稱呼:「倉儲界的 AWS」。
評論
lr002
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評論

「我們想把這個不性感的產業變得性感。」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在窗明几淨的簡報室自信說著。如果不特別說,很難聯想我們正站在一個吞吐量極為龐大的物流倉。

Image_from_iOS_上午9_41_08
▲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DSC08394
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這裡是距離基隆港不遠,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台 2 丁線上的永聯物流開發園區,但它還有另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物流共和國。如果要 INSIDE 以一句話形容他們的話,我們會如此稱呼:「倉儲界的 AWS」。

「台灣明明是科技島,但物流環境怎麼比泰國糟糕?」張建泰說,國際物流地產公司事實上資產都上看千億規模,許多國際品牌也在國外享有高品質的倉儲、物流服務,但台灣原先的物流服務卻差了一節,因此 2014 年永聯物流決定從軟體、硬體全部都用新創思維,就連辦公室、用餐環境,都直接以對齊科技公司的方式裝潢。

但這種新創思維到底落實在哪?很大一部分來自獨步台灣倉儲業界的資訊化能力。以雙 11 檔期為例,今年電商專倉的訂單比去年爆量 3-4 倍,但卻能以僅僅 48 小時,就把幫助電商客戶所有訂單消化完畢,完成精準度達 99%;不僅服務大客戶,就連中小客戶的理貨、包裝、封裝、到貼標出貨,不只幾近全面自動化,甚至能高度按照電商需求,精準客製化倉儲、物流的每個環節。

DSC08354
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DSC08373
▲極高自動化的揀貨流程。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DSC08367
▲物流共和國的自動搬運機器人(AGV)。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DSC08364
▲物流共和國的自動搬運機器人(AGV)。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想用自己品牌的紙箱?可以,但他們也提供公版還能另一邊噴墨印上品牌名的紙箱寄給消費者。想依照不同品項包氣泡布嗎?也沒問題。這背後靠的就是自己一手打造,從由 108 台自動搬運機器人(AGV)到直接串連訂單管理、倉儲管理的一條龍系統,其中只剩單純放入紙箱、揀完貨移到物流牆兩個機械性環節還需人工處理。

而且就連計費方式都很「AWS」,中小電商不用擔心棧板租太多或太少,因為全部不管是進貨、出貨,一律自動材積量測再計價,精確到就跟 AWS 直接以你每秒運算容量計價一樣,目前電商專倉已服務數十間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電商客戶。

DSC08379
▲連公版紙箱也能客製化印上品牌名。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IMG_9939
▲當然氣泡布也是基本配備。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DSC08350
▲自動材積量測再計價,精確到跟 AWS 一樣。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就連早餐吃麥片的共同創辦人陳家翔都跟筆者透露,依他觀察國內第三方倉儲資訊化程度,永聯確實是業內最頂級、相當以 SaaS(軟體即服務)思維所提供的倉儲服務。  

「像賣房子一樣,別人可能賣你毛胚屋,但我們不只到精修,甚至直接升級到飯店,客戶直接享用各式服務。」張建泰說,這就是把倉儲服務拉到經營品牌的高度,去擺脫以往「倉儲=鐵皮屋」的形象打造物流園區,也讓他們在短短六年多內就把服務品質拉升跳躍到亞洲頂尖水準,接下來甚至要推出倉儲專用 LR Hub App,讓客戶直接用手機就能觀看出貨量、訂單處理進度與出貨排行榜。

DSC08399
▲倉儲專用 LR Hub APP。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除了電商之外,INSIDE 今天參訪的另一個廠區則是 B2B 的紅酒專倉:在這 24 小時保持 20 度的倉庫內,他們用的是另一種 AS/RS 自動存取設備來小心翼翼的批量出入紅酒,在這專倉旁邊還直設海關人員就在一旁的保稅倉,待納稅手續完成進境後直接入倉,開始對接島內物流。工作人員透露,台灣約 60% 紅酒進口商現在都直接在這裡發貨。張建泰還說到了紅酒可以在網路一支一支賣那個階段,別人可能還要慢慢摸索建設,但物流共和國卻老早就準備好了。

DSC08382
▲24 小時保持 20 度的紅酒專倉。Photo Credit:INSIDE/Chris攝影

另一個 Case 則是迪卡儂,跟電商專倉、紅酒專倉這種多廠商共用的廠區不同,迪卡儂是以全面包租再自聘人力管理的方式入駐物流共和國;但進駐四年多年,迪卡儂已經擴充三次,但在永聯從旁協助提供自動化 solution 之後,減少了 30% 物流營運人力,甚至迪卡儂法國總公司還想把在物流共和國的台灣經驗直接當作全球標準化範例。除了常溫倉儲,甚至連全家便利商店的冷鏈倉儲直接設在此處,每天輻射大台北、宜蘭等 700 多間店面。

這讓永聯物流開發現在已經積極佈局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想把倉儲服務在台灣好好練兵後輸出國外。「的確我們借用了 SaaS 的概念,」張建泰說,或許從淨利來看,永聯物流開發的成長不太可能像軟體 SaaS 一樣出現爆發性曲線,但更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可以把原本倉儲這種重資產的商業模式詮釋成「基礎設施即服務」,做穩定細水長流的生意。

永聯物流開發(物流共和國)Tips:

  • 2014 創立
  • 至今投資總額達 234 億台幣
  • 員工 128 名
  • 全台營運面積 50 萬平方公尺
  • 另還有 15 萬平方公尺廠房正在建造中
  • 遍佈雙北、桃園、台中 5 座物流園區

核稿編輯:MindyLi

最新發展:


公有雲無限儲存時代結束,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掌握成本與資料自主權?

不少企業因為檔案存取的即時性以及同時團隊協作功能,選用雲端儲存解決方案。
評論
評論

顧問公司 GoodFirms 就指出,全球已有 94% 企業正在使用雲端,並將超過 60% 資料存於當中。而這些資料裡面有近一半屬於敏感類型,包括員工和客戶資料、企業財務數據以及知識產權。

然而,近期許多提供無限儲存方案的公有雲廠商,紛紛調整服務條款:Google Workspace 取消了教育和企業的無限儲存方案,2023 年 Microsoft 和 Dropbox 的類似方案同樣跟進結束,導致儲存成本將大幅增加。同時,公有雲端空間潛在的隱私與安全性風險,也逐漸成為企業日益關注的問題,Synology 就收到不少企業用戶反映了類似困擾。

為了滿足企業「最小化儲存空間成本」與「資料所有權」兩項條件,私有雲將是更適合的解決方案。Synology 推出的私有雲檔案平台 Synology Drive,便是運行在企業本地端 Synology 伺服器上,不僅提供高度穩定性和可用性,並可依使用量彈性擴張,消除對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依賴。以下就列舉 Synology Drive 如何協助企業面對儲存空間需求增長、安全性的關鍵優勢:

輕鬆擴充空間又無須支付授權費,打造企業專屬檔案管理與協作平台

首先,Synology Drive 無須額外支付訂閱費用,組織只須隨著使用需求,購買適合容量的硬體設備即可,就算未來需求成長亦能輕鬆擴張容量,有助於最小化上雲的成本。相較於市售公有雲服務如商用情境常見的 Google Workspace,假設每位用戶都配置 2TB 儲存空間,每月即須支付 360 元,每年就得花費超過 4000 元,還得擔心未來訂閱方案更動、負擔更多成本。

不只免除雲端服務的訂閱費用,以及充足的擴充彈性,企業選擇 Synology Drive 的同時,還能使用一樣免授權費用的 Synology Office,團隊得以更即時且安全地在私有雲上協作,編輯和分享文件、簡報及試算表,加速團隊溝通效率與生產力。

當然,考量到企業仍有部署公有雲的需求,因此 Synology Drive 亦整合了 Synology C2 Storage 和其知名公有雲服務商,企業得以創建混和雲架構,像是雲地之間能輕鬆達成即時同步,甚至是備份資料,保持營運不中斷。

交還資料自主權,並針對檔案版本與分享設計安全功能

下一個優勢,為 Synology Drive 能幫助企業擁有 100% 資料控制權,敏感與機密類型的資料都可掌握在手中,保證其安全性和隱私權。Synology 也提供多種免受權的資料備份服務,幫助 IT 人員在有限預算之下,為寶貴營運資料做好檔案、系統到裝置的多層次保護機制。

另外,資料安全性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Synology 從客戶實際使用情景,預先設計了許多應對功能。例如用戶可回溯資料的特定歷史版本,甚至能永久保存被刪除的檔案,大幅降低檔案遺失或誤刪的風險。Synology Drive 還能為整個資料夾或單一檔案加上浮水印,確認外流來源,甚至碰到裝置遺失時,可遠端移除已同步的資料夾,防止資料外洩。

Synology Drive 提供完整且便利的公開連結設定功能,可以規範外部使用者的權限,並能設置密碼、連結有效期限等安全措施。Photo Credit : Synology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就看中 Synology Drive 上述優勢,替換掉傳統 SMB 服務,建置高度安全且直覺操作的私有雲檔案協作平台。由於單位需長期保存研究資料,勢必需不斷擴充儲存空間,受惠於免授權費的模式,即便高達千人的規模也能符合預算需求。

另外核研所內部合作頻繁,還有許多對外分享檔案需求,而 Synology Drive 可為資料設定精細的權限,區分出檢視、評論與編輯角色,亦可規範外部對象能否下載或刪除、設定開啟密碼與檔案分享的到期日等。該單位就分享,「Synology Drive 的第一個優勢是安全性高,其次是使用的直覺便利性,第三個是價格,過去我們使用過多個品牌,Synology 性價比絕對是最佳的。」

總結來說,面對各大公有雲服務商逐步取消無限儲存方案而來的儲存成本上升,以及資訊隱私性的挑戰,Synology Drive 私有雲儲存解決方案具備擴充彈性、100% 資料自主權,且無需支付授權費,即可享有便於企業協作、共享,且能在客戶端與伺服器端安全同步資料,更適合為當前企業建置完整的資料儲存與保護架構。

Photo Credit:Synology

本文章內容由「 Synolog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