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八月對 Big Tech 4 展開驚濤駭浪的反壟斷聽證會後,本週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認定四大巨頭存在壟斷行為,並呼籲對反壟斷法進行徹底修改。其中民主黨提出報告,對蘋果、亞馬遜、臉書、Google 四大巨頭各項業務的發展、併購設下限制。
在為期 16 個月的調查之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表報告,提出調查結果和適應數位趨勢的改革法律之建議,調查報告由該小組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西奇里尼(David Cicilline)進行撰寫。
民主黨的報告指出,這四家科技公司在各自領域存在壟斷。在近 450 頁的報告中搜查到 130 萬份文件內容,來自民主黨多數黨成員安排聽證會、訪談以及他們的調查,明確指出 Google 在搜尋領域具有壟斷地位、 Facebook 在社群網絡領域亦是如此。而針對亞馬遜和蘋果在美國零售市場、行動裝置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商店中則稱具有「重要而持久的市場力」。
不僅如此,民主黨報告也建議對反壟斷法和執法機構進行改革。然而,這可能會讓大型高科技公司面臨重大挑戰,例如,拆分其公司部分業務,或對於收購較小的公司樹立更高的門檻。
其中,在結構性分離的建議,將迫使技術公司解散或強行讓不同業務部門分離母公司業務結構。例如,這可能包括諸如迫使 Google 剝離 YouTube ,或 Facebook 需與 Instagram 和WhatsApp 進行分離,蘋果、亞馬遜不能在自家平台上販售自家產品等,主席西奇里尼稱此為網路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也就是 1933 年銀行法分離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的規定。
逼巨頭們和自家「分手」恐怕沒這麼容易
若是改革成真,估計會對科技巨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然而針對此份報告,兩黨意見分歧,部分共和黨同意在反壟斷執法機構提供資金的建議,但對要求國會干預重組公司及其商業模式則抱持反對態度,其他人則不認同民主黨的調查結果,也有議員提出擔心扼殺創新的質疑等。
共和黨議員 Ken Buck 支持反壟斷法改革,根據外媒報導,他在備忘錄指出,自己不支持民主黨更大膽的提案,他指出大改革可能導致監管過度,為經濟帶來意想不到的衝擊。應該要有更針對性的方法,「反壟斷是手術刀,而不是電鋸」,不過反壟斷執法單位的確須有更多資源,另外,應該創立規章確保用戶可平台之間傳輸數據、轉移併購案中的舉證責任,使反壟斷機構更有可能挑戰併購案。
據報導指出,目前反壟斷小組的報告仍處於草案尚未正式定案。如今,距離美國選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國會也即將於 1 月 3 日宣誓就職,目前看來今年就此報告的建議採取行動的機會很小。不過,這份報告也為國會立下 2021 年反壟斷法新的路線圖。
核稿編輯:Chris
延伸閱讀:
- 選手就位!世紀反壟斷聽證會前夕,看美國國會跟 Big Tech 4 有哪些攻防重點
- 10 月底將上演第二次美國科技巨頭聽證會,這次還多了 Twitter
- 【Big Tech 4 反壟斷聽證會】祖克柏威脅對手遭起底,並承認複製競手功能!
- 【Big Tech 4 反壟斷聽證會】Apple 遭質疑App Store 抽成不公
- 【Big Tech 4 反壟斷聽證會】Jeff Bezos 無法保證 Amazon 從未參考第三方賣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