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記者吳家豪,INSIDE 經授權轉載。
OTT 產業面臨燒錢太快問題,為了把餅做大,數位內容整合商 CATCHPLAY 今天宣布,旗下串流影音平台 CATCHPLAY+ 新增 HBO GO 服務專區,目標打造影音大平台暢貨中心,協助台灣影音業者上架及拓展東南亞市場。
CATCHPLAY+於 2016 年進軍台灣、印尼、新加坡市場,至今累積三地註冊會員數達 600萬、付費用戶破 100 萬。HBO GO 為華納媒體旗下品牌之一,在亞洲 25 個地區提供播映服務。
HBO GO 專區在 CATCHPLAY+上架後,用戶透過一個帳號和一個方案即可同時看到兩個平台的內容,包括 HBO 經典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慾望城市」等。
CATCHPLAY 集團執行長楊麗貞今天在記者會表示,OTT 業者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消費者付費看電影的成長速度不夠快,但 OTT 業者在內容方面的投資很大、負擔很重,是一種需要打持久戰的比賽。
楊麗貞說,雖然 CATCHPLAY+ 有企圖擴展到更多海外市場,但每一步都「命懸一線」。過去大家可能不願意合作,但疫情對業界和產業都帶來很大挑戰,業者都已看清,當國際業者大舉進攻,亞太區業者若不願合作,將會面臨重重挑戰,因此她提倡「把餅做大」。
楊麗貞表示,這次合作醞釀非常久,從 2、3 年前有這個想法一直到今天實現,CATCHPLAY 與 HBO Asia 公司有過非常多討論,到最後把系統、服務上架方式都改變了,CATCHPLAY+ 平台也算脫胎換骨。
她強調,這次合作是透過兩個平台的雲端資料庫串接,實現無縫接軌,是平台層級的串接,好處是所有素材和內容只要處理一次,有助達成營運上的效益。當 HBO GO 資料庫新增影片,CATCHPLAY+ 平台會同步更新,這樣的方式在業界應該是第一次。
楊麗貞指出,台灣消費者往往使用 2 到 3 個串流影音服務,常在不同服務之間轉換。為了留住用戶,CATCHPLAY+ 不只提供好萊塢電影單片租借,也提供獨家台劇,而且HBO GO的電影也跟 CATCHPLAY+ 上架的電影檔期互補。
楊麗貞感嘆,現在是 OTT 非常競爭的時代,台灣有 20 幾家 OTT 業者,彼此互打卻鮮少整合。她希望把 CATCHPLAY+ 打造成影音大平台 outlet(暢貨中心),讓台灣優秀的影音業者來「開店」,由 CATCHPLAY+ 提供用戶相關的即時數據,協助台灣業者開拓東南亞市場。
楊麗貞預期,HBO GO 服務專區推出後,CATCHPLAY+ 新用戶增加動能可以提高 50%,但她不願透露具體目標。
責任編輯:Anny
核稿編輯:Chris
INSIDE OTT 專題報導:
- 在疫情之下、盜版被破之後,各大影音平台怎麼說?
- 盜版的楓林網被破獲後,正版 OTT 平台有撿到便宜嗎?
- OTT 專法能維護主權還是保護影視產業?
- 愛奇藝:在不幫北京主站找麻煩的框架下,尋求在台灣最大的播映空間
- GagaOOLala:同志作為一種分眾市場,是最好的國際語言
- 加速台劇復興轉型,OTT 怎麼變成重要催化劑?
- 大慕影藝林昱伶:《做工的人》如何好好說出一段台灣故事
- 《誰是被害者》為什麼夠格讓 Netflix 在台劇上雪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