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美國小說家 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 所著的《飄》(Gone with the Wind),在 1939 年改編為電影《亂世佳人》,根據研究指出,如果考慮通貨膨脹,這部電影為史上票房最高。
不過,最近因為非裔美國人 George Floyd 因警方執法過當而死亡,引發美國近年最大規模的種族歧視抗議活動;而這部電影因為美化當時的黑奴歷史,被認為延續種族刻板印象,因而被華納媒體(WarnerMedia)旗下的 HBO Max 平台暫時下架。

根據 TheVerge 報導,華納媒體發言人指出,《亂世佳人》雖然是經典電影,但也是時代的產物,反映出當時司空見慣的各種民族、種族偏見,這些偏見如今看來早已不合時宜。然而,他們也不會刪減片中有爭議的片段,因為這些偏見的確存在歷史上,如果刪除掉,等同於宣稱這些偏見不曾存在過。也有網路上的鄉民討論表示,《亂世佳人》的情節其實正是對於種族平等的最有力支持,而非強化種族的刻板印象。
HBO Max 平台上,有不少由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上個世紀所製作的老電影,但這些電影多少都碰觸到一些敏感議題,並隨著社會進步開始受到檢討,因此華納媒體也會在這些作品上加註警語,告訴觀眾:以下內容可能會有種族主義或令人反感的圖像、語言。例如:1940 年代的主流卡通《湯姆貓與傑瑞》(Tom and Jerry),就加註了免責聲明。
除了華納集團,過去迪士尼也曾把旗下 Disney+ 平台上的《小飛象》(Dumbo)加註免責聲明。但如果是爭議過大的影片,例如:過度呈現種族歧視的《南方之歌》(Song of the South),迪士尼就決定把這部片永遠從 Disney+ 下架。
但這些曾經存在的現象,是應該存在於影音創作當中,作為一種教材?還是應該直接移除,當作看不到就像是不存在?不知道讀者又是如何看待?
核稿編輯:李柏鋒
延伸閱讀:
- 噩耗! Instagram 超洗版 GIF 貼紙因含種族歧視竟悄悄下架
- 美圖秀秀在美被指種族歧視,說只配給魯蛇與阿宅用?
- Twitter 槓川普再爆火花!搜尋「種族主義者」時,川普被排第一順位
- 【Mia 網路科技月報】當言論自由對上仇恨發言:美種族主義遊行開車衝撞命案,Google、GoDaddy 接連下架極右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