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浪費青春!五組社群工具引領你小編達人之路

本篇文章源自作者CJ 王俊人,INSIDE經授權刊登。
想要低成本學到策略皮毛的人有福了,這篇文,就是要給你各種網路上可以使用的思考架構,只要你願意自學,就可以按圖索驥,稍稍搞清楚這一切思維和工具。
你說不定聽過很多代理商跟你呈現過很多工具,有時他們會把提案變成上課,好像你必須學會這些架構,理解他們的語言,才會變成聰明人。又或者,你在底下聽他解釋得很辛苦,卻又不忍苛責,只好讓時間默默地飄過去.在我的經驗裡面,為您所用的工具,真的才是有用的知識,如果害你被困在複雜的邏輯和架構中,反而會害彼此浪費了青春。
我最喜歡研究各公司、各組織的思考架構,自費去參加很多活動,也看盡了 Slideshare 上面 1000+ 的國外提案,每個深夜都在想像,為什麼這份提案這樣寫,究竟背後的思考邏輯是怎麼拼湊的.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怎麼讓所有中小企業主或新創公司,都能自己運用到這些工具。
甚至,最容易學會架構的方法就是[教學],只要安排一堂課程,逼自己要跟別人分享這個內容,你就會很快的學會這一切的內容,這一招,是從我很崇拜的前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博士身上所學,想當初,他在分享未來代理商所需的六種人才時,就是用這種精神在準備內容,願意一直進化自己又無私分享的前輩真的很讓人佩服啊。
今天,就要來濃縮我目前所學,提供五種思維和參考架構,還有其用途,提供給的大家參考。
為何需要品牌定位:
很多品牌在對外展開傳播活動之前,內部對於品牌的形象是沒有共識的,也造成真正對外傳播時,因為內部各方意見的不同,而造成大家對策略和創意很難對焦.
品牌定位工具介紹:
最簡單好用的工具,不一定是代理商愛用的各種品牌邏輯架構,我自己實際用過後,覺得 Simon Sinek 的黃金圈架構真的很好用。在不一定有能力負擔消費者調查或策略企劃專業人員時,黃金圈的架構提供很好的思維。
這個架構就是鼓勵每個組織、每個人能找到激勵自己每天工作的 Why 。組織為何還存在在這個世界,人們為何對這個組織感到興奮,每個工作的小我,每天能激勵自己向前行的動機是什麼?
我自己透過 Find your why 這本書,幫幾個客戶帶著團隊一步一步討論,結晶出能感染每個團隊的品牌價值。工作坊的過程當中只需要有個頭腦清楚的主持人,就可以帶領團隊討論,而省去一般來說較為耗時耗成本的研究過程。
更棒的是, Simon Sinek 官網上就有相當多的教材,讓我非常感念這種願意分享知識的業界名師,除了書本、影音內容外,他免費提供很多內容和工具,希望可以散播一股正面的力量,激勵每個人從事激勵自己的事情,進而讓大家能一起改變這個世界.
使用時請務必記得,要讀透整個過程的精髓,而不要只是照表抄課,不然你主持到一半,很容易就卡住,而且幫團隊主持工作坊之前,請務必先小團體試煉過一遍,你就會發現它的時間長度安排是真的有思考的.也不要自己隨興的修改這個過程喔.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團隊對於品牌 Why Statement 的共識
當有品牌定位後,下一步,是為要自己釐清目標並開始著手消費者的研究,我在 Yotta 開的課程當中,會特別說明一下如何訂定目標還有釐清消費者需求以及消費者研究的便宜好用工具,這篇文章中,會比較著重於架構性的範本。所以,要來介紹一個我自己很愛用的消費者輪廓工具 :MakeMyPersonaByHubSpot. 有這個工具,你畫得說不定比你老闆、屬下或代理商還厲害呢!
消費者輪廓的困難點:
使用消費者輪廓工具時,最麻煩的不只是工具的選擇,而是究竟要填哪些肉,就是說,一張漂漂亮亮的消費者輪廓中,通常會充滿很多方格子,究竟這些方格子要填什麼呢?這時候就有線上輪廓產生器的誕生.
消費者輪廓工具介紹:
這個工具,用問題和圖像引導你,只要你一步一步完成以下幾個問題,他就會產出一個漂亮而且還可以調整的消費者輪廓.他的問題包括:
回答以上問題後,就可以得到以下這張圖,這張圖每個區塊都可以移動,內容也可以編輯,上下位置還可以調換,是不是真的很厲害.我個人覺得最棒的地方,就是他用七個類型的問題,降低你思考每個填空題的時間。
提醒:萬事起頭難,請無論如何先用這個工具幫你開始描繪消費者輪廓,你就能慢慢拼湊出不同的消費者樣貌,千萬不要自己卡在自己的心頭.這樣真的誰也幫不了你.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幾種潛在族群的消費者輪廓,他們生活痛點和品牌可著力之處.
當描繪出一個消費者輪廓後,下一件事情就是要描繪消費者歷程,原因在於,描繪消費者歷程時,你可以從各個階段當中,發想品牌的著力點,而進一步針對各個歷程階段,思考可能可以進攻的接觸點和訊息切點。
消費者輪廓的困難點:
有畫過消費者輪廓的人都知道,困難點很多,其中包括
消費者輪廓的工具推薦:
所以我今天想來大推這個工具:UXPressia.
這個工具本身是個消費者歷程的資料庫,裡面有相當多的樣板可以給你參考,若你有興趣還可以試用或購買。
我記得前公司也曾經要發展過類似的東西,但要發展得好,真的不簡單啊,記得當時我是少數有主動發信申請的少數全球員工之一,因為台灣公司完全沒人知道那是什麼,所以就自己發信到亞太辦公室,後經過紐約辦公室核定,我才進得了該資料庫,結果,有點空。
在這個官網當中,它提供了16種的消費者歷程範本,包括金融、人力資源、行銷、娛樂與運動、公部門、健康醫療、行動App或軟體、房地產、設計思考、網站服務等不同歷程,裡面各有一些範本,刺激你思考不同產業內,消費者歷程可以長成什麼樣,相當的受用.
提醒:這些問題並不是在問你自己,而是在描繪你的目標族群的樣貌,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太投入地把自己的生活放進去,反而要思考或訪談一兩個目標族群,來幫你拼湊整個消費者歷程.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在消費者歷程中,品牌可在每個階段中做什麼活動,來促進消費者往歷程的下一步走,這是本階段該有的產出。
4. 思考傳播創意點: MindTool費者歷程範本,包括金融、人力資源、行銷、娛樂與運動、公部門、健康醫療、行動 App 或軟體、房地產、設計思考、網站服務等不同歷程,裡面各有一些範本,刺激你思考不同產業內,消費者歷程可以長成什麼樣,相當的受用。
提醒:這些問題並不是在問你自己,而是在描繪你的目標族群的樣貌,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太投入地把自己的生活放進去,反而要思考或訪談一兩個目標族群,來幫你拼湊整個消費者歷程.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在消費者歷程中,品牌可在每個階段中做什麼活動,來促進消費者往歷程的下一步走,這是本階段該有的產出.
動腦的困難點:
這種情境一定大家都有,就是叫了一群人來動腦,大家卻都沒想法,然後苦撐看最後誰會喊停.而苦主又不願意喊停,大家只好頻頻尿遁逃離。
動腦工具介紹:
這時就需要利用動腦法,來幫你刺激想法。動腦一般來說有幾個步驟:
關於動腦技巧,有個佛心的來工具庫叫做 MindTools,裡面搜集了 29 種的創意工具,其中有 8 種動腦技巧的教學,也提供各個動腦技巧樣本下載.動腦的方法包括 brainwriting 、 Reversebraintorming 、 Starbursting 等等,真的超級好用又佛心的。
我自己很常用心智圖、圖片聯想法、文字接龍、自由撰寫、自由講話等方式。詳細介紹,可在我的 Yotta 線上課程看到我的口語介紹。而要想不同主題時,是必需要搭配不同的動腦方法的,或是可以參加9月28日給苦難小編的實體小編課程。
Coggle是一個很好用的線上心智圖工具,也可以用為很好用的心智圖動腦工具,大致作法如下:
形式上是用這個方式,但如果你有白報紙和一個乾淨的大桌面,那會比這個線上工具好用非常多.重點在於,每個人的想法都要被看見、想法要盡可能瘋狂、命題要盡可能明確、批評要盡可能地少。
提醒:動腦過程最容易發生批評,每個人會因為自身的經驗,而直覺判斷創意的可行性,這件事情要超級被避免.因為只要有點子被判定為不好,那大家就會不敢丟想法,而造成動腦會議的停滯.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盡可能多的創意後,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可能想法。
傳播藍圖的困難點
最困難的事,每個不同的任務都會影響到另一個任務的排程,每個工具又有其目的性要思考.所以到最後,光是把範本建立好,你就已經沒有力氣了,更別說要好好整理每個傳播任務之間的先後關係.
傳播藍圖工具介紹:SmartSheet
正如你所看到,註冊SmartSheet以後,就可以先免費使用它裡面很多範本,光是打Marketing這個字,就有出現很多下面的結果,其中包括Product Launch Plan,Marketing Team Objective, Marketing Campaign Analysis等等.
要使用這工具前,你一定會很掙扎,幻想著只要自己有時間,自己也能創造出這麼好的表格,但事實就是,你沒時間,趕緊用別人的工具好好追蹤你的進度吧。
此階段該有的產出:讓拿到這份資料者,很明確瞭解你要用哪些媒體,每個媒體的任務和成功指標是什麼。
同場加映:讓你Slide立刻升級的Slideforest,花點錢下載簡報範本,真的又變專業很多。
綜合以上,簡略地跟各位分享五個學到策略皮毛的範本,其實很多工具,還是看我自己講,會比較有趣,歡迎大家還是可以前往9月28日、10月5日為苦難小編辦理的社群指南針課程。
核稿編輯:Anny
課程名稱:【Get it Right 數位行銷工作坊】「創意在走,定位要有」社群經營課_新手篇 日期:2019.9.28 & 2019.10.5(此為雙日課程) 人數:名額30人(名額有限,敬請把握) 地點:台北文創大樓4樓 關鍵評論網辦公室(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活動報名:報名請點此,或在下面報名
3月份沒參加CJ的小編課程也別擔心,別再錯過這次的加開課程了!對於社群操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硬塞!Digital Marketing 行銷策略討論】社團留言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