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 2017 年 WWDC 發表會初登場蘋果智慧語音助理,從歐美市場開始上架,部分果粉迫不及待從國外購入,不過都只能只用英語互動,等待已久的台灣版如今終於將在夏末開賣,編輯先幫大家開箱,一聞這顆傳說已久的可通中文的智慧語音助理,能得到哪些體驗?
既然是蘋果出品的智慧語音助理,外觀設計與內部的構造都是值得探究的,首先,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外觀與技術規格吧!
高度不到 18 公分,有白色與深灰色,網狀織品材質包覆,凹型的矽膠底的設計也不賴,可以看到 LOGO 隱藏在底部,擔心材質與木質家具長期會產生痕跡者,可以在音箱底部放上一個墊子。重量有 2.5 公斤拿起來比想像中有份量。
內部搭載蘋果自家設計的 A8 晶片以及七組波束成形高音喇叭陣列,各配備專屬的擴音器。 強調折疊號角式設計可呈現精確的音響效果,讓音響擁有良好的方向控制。
配備高位移範圍低音喇叭,具備特製的擴音器,可播放寬廣渾厚的重低音效果。強勁的馬達動力驅動振膜,振幅高達 20 公釐, 使用錄音室等級的動態處理技術來連續分析音樂,動態調節低頻。
為了讓音訊播放在音量大時也能在室內空間接收到人聲的指令,內部更是搭配環繞排列六個麥克風,也就是這一顆小小的智慧助理中含有 7+1 顆的喇叭以及 6 顆麥克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如果沒有使用過智慧家庭 App 的讀者,其實基本設定也很簡單,記得先將配對的手機連接上環境 Wifi 將 HomePod 插頭插上以後,iPhone 就能感應到裝置,像是下圖的顯示:
如果沒有配對到的可以拿出包裝上的 QR code 或標籤掃描。在App 上可以設定不同情境,像是辦公室、臥室、廚房、客廳等等。
記得 iPhone 跟 HomePod都要升級到到 12.4 版本才會有台灣中文版, HomePod 的系統升級是在家庭 App裡長按 HomePod 再選設定裡來操作!
HomePod 音質果然讓人驚豔
在台灣市場,由於居住環境的關係比起智慧家庭的概念,我們通常更在乎的是智慧助理在音質和播放體驗上的表現,在播放內容上為 Apple Music 資料庫,如果你只有安裝KKBOX 或是Spotify也沒關係,只要在音樂播放過程中在控制中心切換一樣可以透過 Airplay2 讓音訊在 HomePod 上播出,如同藍芽喇叭的概念。
不得不說 Apple HomePod 在音質上真的非常讓人驚艷,首先,在家中每個房間的擺設和空間都有不同,內建的加速感應器能感應到位置變化,重新根據環境進行調整。
舉例來說靠牆或是放在書架,HomePod 能夠根據所在自己控制調整音訊方向,區分環繞聲、背景、和聲 ,像是靠牆放直達聲會變成大的波束,環繞聲可以擴散在整個室內空間,讓不同環境的聆聽效果能夠再優化。
在室內直達聲和人聲傳向房間中間,環繞聲響和合聲向著牆壁反射,明顯可以感受到音響營造出寬廣的空間感,當然如果是想再精進到立體聲效果,可以串接兩台 HomePod,在家庭 App 上面就能進行配對,可設定左右聲道,HomePod 一樣會根據感應器知道自己的位置動態調整。
串接成立體聲喇叭組以後低音更深層聲音流動感讓整體空間更具臨場感體驗到廣闊的音場,寬敞與深厚的音樂饗宴。
能以「Hey Siri」播放個人化的內容、以自然語言的方式互動,像是請 Siri 播放「我喜歡的歌曲」或是「下一首」 「把音量調大」也能直接說「幫我把音量調整到 10% 」,剛剛提到在內建有 6 顆麥克風,所以在室內空間基本上正常音量 Siri 可以收到指令,在頂部閃燈就代表喚醒助理,再給予指令即可。
除了體驗很棒音響, HomePod 還有什麼特別的?
當然,Apple HomePod 不只是一顆音效表現優秀的喇叭,既然是智慧助理就要有支援居家智慧和其他助理能做的事情。
如果有其他支援 Homekit 的設備,只要綁定在家庭 App 上就可以使用,還能設定「情境」,比如說晚安就能把串連的智慧燈泡和音響設備等等關閉。
如果你想使用 HomePod 當成智慧助理,就需要到家庭 App 中長按 HomePod 叫出「設定」把個人化選項打開,就能請他幫忙播打電話、傳送訊息或是設定提醒事項。
這部分也算是相當靈敏,中英文夾雜的指令也能傳送成功。
「Hey Siri 幫我傳簡訊給 Mom!」
「好的,你要傳送什麼內容?」
此外,兩顆以上的喇叭除了可以成為立體聲喇叭組,放置在不同的空間中,則可以 iPhone 作為中控裝置,操作不同空間的音響。
除了播放音樂,也可以收聽新聞,目前可以啟動像是 Pop Radio、Hit Fm、九八新聞台、東森新聞頭條、ICRT Taiwan News 等等,不過在實測的時候也發現有時候在切換回音樂的過程會有些卡住,喚醒 Siri 有反應,傳達要聽音樂後無法切換過去,再之後的軟體更新上應該可以得到修復。
然而在點播音樂上算是精準,除了可以詢問專輯資訊和指定的歌手、歌曲,有時後如果無法精準給予歌名,HomePod 也能順利找到,像是編輯說:我要聽「只要勇敢」並非正確歌名,HomePod 可以校正找到對應資料:
「好的!以下幫你播放蕭煌奇的只能勇敢。」
另外就是詢問天氣,同事分享自己平常每日早上都習慣會詢問今日的天氣,經過筆者實測也能以自然語言啟動,不只是能詢問「今天天氣如何?」,如果詢問「是否要帶傘?」,HomePod 的回覆是:「看來是呢!現在信義區正在下雨。」
也能尋找附近餐廳,編輯需要找一間能聚會的咖啡廳,對話如下:
「幫我找咖啡廳!」
「我看到松菸小賣所,評價四顆星,今天有開,營業時間是10:00-18:00 」
「怎麼去松菸小賣所?」
「最快的路段是走市民大道五段,車況順暢,大概會花 11分鐘!」
關於 Apple HomePod 與智慧家庭的未來?
此外,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之後還會有什麼新功能,或是蘋果在智慧語音上的支援,當然,目前還是只開放給蘋果自家行動裝置 iOS 做使用。
關於第三方智慧家庭裝置的支援,蘋果產品經理表示比起快速讓更多智慧家庭裝置加入,他們更加注重的是隱私安全, Homekit 的最終目標是保障用戶安全,開放速度較緩為用戶把關資安,目前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廠商名單。雖然如往常封閉,但這樣在於掌握軟硬體上的穩定度與安全性相較起來能更好一些。
硬體的設計優秀,未來就期待在軟體更新上,能帶來更多智慧體驗,蘋果在這部份也正積極開發,在之後的版本更新就會加入 Handoff 功能,有就是如果接著耳機回到家 在Wi-fi 環境中,音樂就能自動切換到 HomePod 播放,讓音樂體驗更流暢。
而目前 Siri 尚無法辨別出不同的用戶聲音,在未來也能辨別用戶聲音,根據不同用戶給予個人化的服務,至於大家都很關心的隱私問題,其實目前只要在家庭 App 設定中就能手動把分析關掉(在預設中已經是關閉狀態),關掉後Apple 便是將加密過後的語音指令進行分析,改善成更智慧語音服務。
延伸閱讀:Apple 宣布 HomePod 進軍中文市場!台灣人會 買單嗎?
總體來說,雖然中文智慧音箱上在語意訓練技術上本身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如今也等到台灣上市,與其他「中文」可通的智慧助理相比,HomePod 的音質非常驚艷,目前在「智慧」助理上也能滿足基本的需求,如果要問 HomePod 值得買嗎?根據功能、音質加上未來性(新服務、滿足個人需求),編輯認為的確是一顆值得投資的智慧語音助理。
最後我們也來問問 Siri 這個問題:「Hey Siri 該買 HomePod 嗎?」
他淡淡的說:「Apple 網站能為你提供所有 HomePod 的資訊。」
那麼有興趣的朋友就持續關注官網的開賣時間與日後更多軟體更新後的功能吧!
核稿編輯:李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