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刊於 Medium , INSIDE 獲授權轉載。作者 Evonne Tsai 為財金人、科技人、行銷人,現為外商經理人。定位自己為人類學家,永遠保持好奇心與熱情,學習跨領域新事物,希望最終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Line Pay 一卡通上線之後,為什麼我反而失望了?這篇文章將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剖析兩家的產品設計與運營能力!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介紹街口如何做實名認證,然後如何轉帳給我: 如何用街口支付小額支持作家? 也寫過一篇文章介紹 Line Pay 如何利用發紅包 從 Line Pay 發紅包活動談如何做病毒式擴散 。
那 Line Pay 和街口,究竟我比較推哪一個呢?哪個比較可能會贏呢?
事實上在 Line Pay 在還沒透過一卡通取得電子支付執照之前,用戶數的確是比街口高。
因為用戶沒有門檻,不用另外裝 app ,不是電支所以也不必做實名認證,加上 Line Pay 聯名卡回饋 Line Point 的導流(高招啊!),信用卡能使用的場景比行動支付高,大量的 Line Point 回饋,能透過 Line Pay 在不同場景花掉,一起拉升了使用 Line Pay 的用戶數,形成一個強大的正向循環。
也就是說 Line Pay 結合了聯名卡與 Line Point ,綜合的優勢是:不用裝 app 、簡單好用、通路廣、到處都能賺回饋。
然而,在一卡通電支上線之前,用 Line Pay 和街口比不太公平,因為街口是電支機構, Line Pay 只是第三方代收付機構,若要成為電子支付機構,用戶就必須做實名認證(提供許多身分證資料),勢必有大量用戶流失,這是個兩難呀!
Line Pay 最後還是與一卡通合作,取得了電子支付執照,因為電支執照對 Line 有三個好處。
電子支付執照的好處
1. 抓住轉帳場景優勢:
沒有電支執照, Line Pay 最能占優勢的「轉帳」功能就不能做,轉帳場景可能是發紅包,或是吃飯分錢,或是爸媽給零用錢等等,這些都是熟人社交場景, Line 是社交軟體,有先天優勢,少了這個場景,剩餘優勢容易被其他支付靠回饋追上,也無法達成 Line 想要成為「智慧入口」,滲透到使用者生活各面向的決心。
2. 拓展客群:
只有電支執照才能讓用戶綁定銀行帳戶,否則只能綁信用卡。綁銀行帳戶可以更進一步擴展客群,讓沒有信用卡的族群,例如學生,也能用 app 付款交易,所以街口現在強打學生族群,我認為是不錯的策略。
3. 提高利潤:
「銀行帳戶付款」才是最有利潤的一塊,因為使用信用卡付款, Line 要被銀行收 2% 左右的手續費,但銀行帳戶扣款不用,以 Line 跟商家收 3% 手續費來看,用戶若用綁定信用卡付款,利潤就被侵蝕掉大半了。
所以 Line Pay 取得電支執照其實不太意外,但是 Line Pay 一卡通這次上線的使用體驗,實在讓我很失望。
我在付款上遇到了超多挫折,經過許多不甘心的研究之後,我終於理解了,與其說這次的上線,是「Line Pay 多了電支執照,可以利用儲值款項付款」,不如說這是「一卡通電支借用 Line 的介面以及通路上線」而已, Line Pay 的支援,和「Line Pay 一卡通」的支援通路,完全不一樣,但是混合在同一個介面上,非常讓人容易搞混。什麼意思呢?
Line Pay 上的一卡通幾乎沒有使用場景
目前你在檯面上看到的「支援 Line Pay」的店家或是網路商店,多半不能使用你在 Line Pay 一卡通儲值的金額付款,還是只能用綁定的信用卡付款,而有些通路只能用特定信用卡,例如小七只能綁中信卡付款。
而原本一卡通能用的生活繳費(也只有停車費),只能用一卡通餘額付款,不能用信用卡,也不能使用 Line Point 折抵,天啊這太複雜了吧?
以下是「Line Pay 一卡通」的常見問題網頁,和「Line Pay」是完全獨立的頁面,而且可以使用的場景居然只顯示--正陸續開通中,敬請期待!
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可以用 Line Pay 的通路」,都與這一卡通餘額無關。所以我為了回饋而儲值了 2000 元,但是花不掉阿~~~(是可以再提領出來,但這樣好白癡……)

而且結帳時, Line Pay 還是會讓我選擇用一卡通餘額付款,而且預設值似乎是餘額付款(但也可能是我自己設的我不確定),所以結果就是,我每次付款都失敗但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然後要趕快掏現金,屢屢遭到店員白眼,後面結帳的人如劍的目光,壓力好大啊!你還不支援那至少不要讓我選到阿~~

另外,即使不看一卡通整合通戶的問題,在許多關鍵細節上, Line Pay 也沒有街口好用。
街口對用戶體驗做得很到位
來看整個交易流程,你以為街口要安裝 app , Line Pay 不用,所以街口比較麻煩嗎?其實不是。

以上是街口的頁面,街口一打開,整個程式都是為付款設計的,最常用的掃碼付款就在最上方顯眼處,所以我只要打開 -> 點選上方 icon -> 掃碼付款 -> 指紋按著辨識密碼,就完成了,整個體驗非常流暢。
另外,街口在掃碼時還有一個小細節:可以直接打開手機手電筒,因為你掃碼的場景可能是夜市或路邊攤販之類的光源不足的地方,我覺得場景掌握得很好!這個 Line Pay 就沒有了~
以下是 Line Pay 的頁面:

Line Pay 的付款是藏在 app 當中的,我必須先點 Line 右下角的「其他」,然後點畫面中間的「Line Pay」,然後這時就需要密碼,每次進來這頁都要一次密碼,然後在眾多 icon 當中找到「我的條碼」,才能付款,超多步驟,而且每個步驟都是要動腦找一下的,很麻煩!
(我不懂 Line Pay 把儲值和轉帳這低頻功能放在前面是怎麼回事啊~~~)
從類似快捷鍵的 iPhone 小工具頁面也能看出體驗的差距:

平平是加入成為快捷鍵, Line Pay(中央)也鎖了密碼,而且我一開始還不知道該怎麼解鎖,點了沒反應,直到按了右上小小的「顯示更多」,才長出「打密碼」頁面,我早已習慣用指紋解鎖,一時還想不起我的密碼,正確輸入密碼之後才能顯示支付條碼。
而下方的街口,簡單乾淨,一開始先選要怎麼付款,點選後直接叫出 app 對應頁面,指紋按著付款,結束,這體驗太順暢了阿~~
後續補充:我發現 Line Pay 有個功能覺得很棒,就是可以把條碼頁面存成一個捷徑放在手機桌面,所以可以避開前面要點來點去才能到頁面的問題,這很棒!不過他的位置有點不明顯,有多少人使用我就不知道了。
這些體驗很重要嗎?非常重要,有三個原因:
- 付款這個場景有心理壓力,花的時間是要越短越好,體驗是要越順暢越好 ,尤其實體商店中的付款,app 在那邊轉呀轉,按來按去,都可能直接讓你承受前方店員,或是後面等待的人的巨大壓力,直接改用現金付款。
- 產品要創造持續的使用與依賴,必須提供「確定性」,支付工具尤其是這樣,但由於 Line Pay 一卡通通路的整合尚未完成,交易常常遇到失敗,有時要用信用卡,有時要用帳戶付款,這之後誰還敢繼續用呢?用什麼工具付錢常常是一個無腦行為,在付錢時還要動腦,摩擦力太高了,一念之間可能就會選一定會交易成功的街口支付了。
- 街口深刻了解到「確定性」這個需求,甚至還打出了「全通路 2% 回饋」,不管你在哪家店,甚至繳水電費,用街口帳戶付款,一定有 2% 回饋,不用去算什麼通路有回饋什麼沒有,完全訓練用戶「無腦用街口就對了」
從種種細節中,我看到了街口對用戶行為的深刻了解,以及轉換成產品設計的能力,雖然都是細節,但是在結帳時間緊迫時真的很有感。
同時,我也看到了街口的運營能力
1. 對 TA 的理解與搭配的活動:
街口了解到會使用帳戶扣款的重要用戶會是學生,所以強打的行銷活動就針對學區周圍的商家做高額回饋,從 TA 的理解,到行銷,到回饋,到商戶合作,全都緊扣著目標設計,這是一種強大整合能力的展現
2. 反應能力:

3. 為商家運營流量
同樣是主畫面,街口把大部分的版位,拿來放商家宣傳,為商家運營帶流量,甚至點進去還是一個商家的微網頁,可以看評價、加最愛、有地址可以叫出地圖,也可以找我附近的街口商家,甚至還協助提供外送服務,反過來看, Line Pay 你想到的只有自己啊~~~
其實街口這有點往電商發展的意味,而非只是一個支付 app 。


對商家來說,支援行動支付,無非是想提供給客人更方便的付款方式,也希望能拓展客群,否則為什麼要多被抽手續費呢?收現金就好。
街口收商家 2.2%-2.5% 的手續費,用自己的 app 版位或行銷資源,來為商家宣傳甚至補貼,有抓住商家的需求,而且行銷活動多、反應快, Line 收 3% 手續費,反而沒著墨在這點,線下通路拓展力道有限(目前 Line Pay 強項在線上平台),就這個運營能力,以及抓住買賣家需求並實現的能力來看,我認為街口比 Line Pay 還強大。
從以上來看, Line Pay 與街口之爭誰會敗北,我覺得還很難說,不過 Line Pay 靠 Line 的滲透率與流量,的確具有先天優勢,對商家有強大的誘因,聯名卡推得好 Line point 又普及,依然是個強大的對手,只是要趕快把交易弄順,還要把帳戶餘額扣款那邊整好呀!(似乎是一卡通團隊在做而不是 Line Pay ?)
以一個使用者來說,我還蠻樂意看到這種狀況的,兩家都快多灑一些優惠阿~XD
如果要下結論的話,以用戶的角度來看,我會說:
- 要結帳快速方便要回饋:無腦用街口,無論是帳戶扣款或信用卡扣款,幾乎都有 2% 回饋,而且信用卡扣款和帳戶扣款的支援店家是一致的
- Line Pay 還是有不少回饋,而且能用 Line point 折抵,但記得請使用綁定信用卡交易,不然你會處處碰壁,你看到的店家支援 Line Pay 字樣,絕大多數都不支援帳戶餘額扣款,所以如果你是學生沒有信用卡,還是用街口吧!
- 要轉帳分錢, Line Pay 還是好用,能夠直接轉給好友真的太方便了阿~這篇文章只針對交易就寫不完了,不過除非你之前已經有習慣的街口轉帳群,否則 Line Pay 還是比較簡單,街口要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呢?我很期待~
最後,可以到 medium 用街口打賞給我, Line Pay 我怎麼樣都找不到收款頁阿~~
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