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最常見的 ERC-20 代幣,市場上還有很多基於其他區塊鏈網路發行的代幣
(Token),接下來這篇要提到的 Token 就是基於 Omni Layer 平臺開發的 Tether USD。
(註: 2018 年 1 月在 Ethereum 平臺也開發了名為 USDT 的 ERC-20 Token,跟 Omni 平臺的 USDT 不互通。)
Tether USD(代號:USDT/中文:泰達幣)。發行公司為 Tether(原名 Realcoin),註冊地為曼島(Isle of Man)和香港。 2015 年在 交易平臺 bitfinex 和 Poloniex 上線,此後又陸續在更多的大型交易平臺上線交易,目前據 coinmarketcap 的資料顯示 USDT 是前十大的的虛擬貨幣。
USDT 最大的特色是它是與美金大約等值的虛擬貨幣,聲稱有等值的美金做擔保並提供 1 USDT 兌換 1 美金的服務。每當用戶通過電匯把法幣(美元)存入公司的銀行帳戶,而帳戶中有多少法幣就可以擔保去發行相應同等的 USDT ,意即 Tether 所發行每 1 個 Tether 幣,都有公司帳戶內同等 1 美元的儲備。而拿到 USDT 的用戶一樣可以到 Tether 取出對應法幣金額,此時 Tether 會銷毀對應的 USDT 數額。
為增加發行代幣的透明度,任何人都可以在 Tether 的平臺上查詢最新的美元儲備 ,資料顯示目前 Tether 大約擁有 28 億美元,與 coinmarketcap 顯示的 USDT 總流通量 相去不遠。因為有等值的美金做擔保, USDT 相比其他虛擬貨幣其價格波動較小,有人稱之為穩定幣(Stable coin),地位有點像是虛擬貨幣中的法幣,所以很多大型的交易所都接受 Tether 幣作買賣媒介。
此外, USDT 是一部分幣圈玩家使用的避險方法,如果當買進的 A 幣升值賺錢時,你想賣掉 A 幣但卻不想直接換成法幣提現,就可以暫時下車換成 USDT ,既保留原先的獲利又避免承擔 A 幣換購成其他幣種後升跌的風險。
但如果 USDT 和美元每次都是 1:1 兌換,那 Tether 的收入來源是什麼呢? 答案是高昂的手續費,大約 5% USDT 兌換美元的手續費讓 Tether 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然而,儘管有官方即時的資料數據,還是有許多人懷疑 USDT 美元儲備的真實性和 Tether 破產或捲款潛逃的可能。
雖然這就是中心化機構所擁有的風險,但 USDT 的確讓用戶不用經過銀行就能快速又便宜地交易虛擬貨幣,這也造就了 USDT 獨特的地位和每日龐大的交易量。
相關文章:
高盛版 USDT!旗下新創 Circle 發表與美元對齊的虛擬貨幣 USD Coin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