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為 Facebook 投稿, Facebook 台灣及香港總經理余怡慧 撰文。
為了連結不同地區及文化的人們, Facebook 必須確保每個人都能無負擔的使用平台,而廣告是讓 Facebook 可以提供用戶免費使用平台服務的重要一部分。但 Facebook 並沒有忽視這種經營模式隨之而來的挑戰,我們依然嚴格遵守保障用戶隱私的承諾。
Facebook 承諾不會將任何用戶的個人資料提供給廣告主或是進行販售,這項承諾是永遠成立的。 Facebook 的商品就是社群平台-讓用戶與世界各地的親友能互相連結的平台,這與核心商品是閱讀新聞或是找尋資訊的免費搜尋引擎、網站和報紙概念相同。
Facebook 僅販售能投放廣告的頁面給廣告主,而數據報告僅會告訴廣告主哪個廣告獲得的回響較大,和哪個廣告被最多人在手機上點擊。 我們認為顯示與用戶相關性較高的廣告和保護隱私並不互相衝突。 Facebook 也承諾會盡可能地將兩個領域都做到最 好。
我們了解許多用戶對於廣告投放時,個人資料會如何被使用以及用戶自身擁有哪些權利存有疑問。在此,我將說明廣告主在 Facebook 平台上能觸及到用戶的幾種方式:
1.用戶提供給 Facebook 的資訊:當用戶使用 Facebook 時,能自行選擇想分享哪些資訊,例如:年齡、性別、故鄉或是朋友,用戶也能點擊或對貼文、粉絲專頁以及文章按讚。 Facebook 會透過這些資訊去了解哪些內容是用戶感興趣的,進而顯示與用戶關聯性較高的訊息。然而,廣告主並不會知道個別用戶的個人資訊。 Facebook 會提供廣告主哪個族群看過投放的廣告以及廣告表現的成效報告,但 Facebook不會提供任何有關個人隱私的資訊。
2. 廣告主分享給 Facebook 的資訊:廣告主會提供給 Facebook 他們自有的消費者相關資訊,希望能在 Facebook 上觸及到他們的消費者,這些廣告主必須有用戶在購買時留下的電子郵件信箱或是其他相關資訊, Facebook才能進行核對並找到這些帳戶,但 Facebook不會告訴廣告主哪些人被成功搜尋到。
3.網站與應用程式提供給 Facebook 的資訊:有些用戶造訪過的網站和應用程式可能使用 Facebook 的工具來讓內容和廣告更有關連性,或是讓受眾能更了解廣告活動的訴求。
用戶可自行從 廣告偏好 進行設定, 調整想在 Facebook上看到什麼樣的廣告或是控制哪些資訊被用來進行廣告投放。 不論是 為了和朋友維繫感情、進行商業活動或是連結社群等目的而使用 Facebook,每位用戶都擁有自己掌控體驗跟控制看到廣告的權利。
在 Facebook、Instagram 及 Messenger上,所使用的廣告工具皆相同,廣告主可以設定相同的目標族群及興趣,觸及到正確的客群。 然而,用戶在 Messenger上的對話內容不會被當成廣告目標設定使用於 Facebook 旗下任何產品中, Facebook 也從未使用手機的麥克風進行側錄或監聽,通話及通訊紀錄亦是如此,我們提供給廣告主的訊息僅止於用戶同意與 Facebook 分享的訊息。
數位廣告相當新穎且變化快速,不僅能讓用戶能看到感興趣的產品、服務或是特定訴求的廣告,也能提供小型商家操作數位廣告的空間,觸及更多從未接觸過的客群。在 Facebook上的所有使用者皆受到 Facebook 對隱私承諾的保障。